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镇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最底层和最基本的单元,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纽带”,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中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积极发展小城镇,加快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本文以陕西省小城镇为研究对象,从产业集群的角度来研究陕西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和动力机制,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文利用国内外产业集群对小城镇发展和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在明晰陕西省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和对小城镇发展进行环境评价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小城镇发展模式,构建了小城镇发展模式备选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研究。宏观层面着眼于陕西省关中、陕南、陕北三大地理区域,采用综合评价法选择三大地理区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微观层面着眼于县域地域,采用类型分析法和纳尔逊法将县域地域分为六大类,针对各类地域的小城镇分别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为了确保小城镇发展模式的有效实行,本文接着研究了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构建了小城镇发展的“内—外动力源”模型,不管是内力——资源要素,还是外力——区位和政策要素,它们都要通过产业集群这个内源动力来促进小城镇发展。因此,对产业集群的空间选择和演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内生性产业集群和嵌入性产业集群各自的演化过程,并分析了这两种产业集群的演进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机理。最后,根据对陕西小城镇发展模式和动力机制研究的结论,分四个层次分别提出了陕西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特别是针对小城镇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选择和培育“种子企业”的方法。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陕西省甚至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规律的认识,可以为陕西省小城镇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