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金融排斥是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的现象,它对社会及经济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危害性,表现为加深城乡二元化特征、造成城市务工农民的社会歧视、导致农村“金融潜力”无法完全发挥、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然而,金融排斥具有多个考察维度,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这给其研究带来了困难;而农村金融排斥又有其成因的独特性,再加上我国农村金融统计的缺失,进一步增加了这一研究的难度。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度量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状况,进而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性,为有效把握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挖掘农村“金融潜力”、缓解金融排斥水平以及后人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本文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已有成果,发现以往对农村金融排斥的研究多从定性角度进行理论阐述或者利用调查问卷进行理论总结,鲜有从计量统计方面的定量研究。因此,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展开定量研究,从计量统计角度寻找其原因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本文在比较金融排斥与其易混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深入剖析了金融排斥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通过构建农村金融排斥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995-2009年的数据度量了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金融排斥水平,进一步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影响因素,然后通过计算赛尔指数、艾肯森指数等指标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性,进而给出了我国治理农村金融排斥的政策建议。最后,在结论上,本文指出我国农村金融基础薄弱,金融机构覆盖面低,农村金融体系缺乏竞争性,金融供给严重不足,“金融潜力”急需深度挖掘。在影响因素上,前一期金融排斥水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口总数、农村教育水平、地区地理特征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区域差异上,2001年之前农村金融排斥的差异性是扩大的,之后该差异呈缩小趋势;但是自2007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区域差异出现波动性,这表明我国十几年的农村金融改革成果显著,但改革程度还需进一步加深。
其他文献
文章以延边大学为例,从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出发,提出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确立分类指导理念,制定教学目标;依据分层教学原则,优化课程设置,即公共英语与跨文化交际和专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住宅价格的剧烈波动容易引起巨大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为了维持房价的稳定,政府调控就显得尤为重要,货币政策作为政府调控房价的重要手段,其调控效果也被各界所关注。在张所地教
在我国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的推动影响下,我国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现代化教育进程不断加速。在此社会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要想在
摘 要:就业创业能力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反映一个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体现。对于在高校毕业的学生来说,这些就业创业问题是十分现实且重要的。再加上现在创业就业教育作为改革和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和改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指导;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学生们的就业问题;也可以提供一些偏远地区发展和冷
基于IPO定价效率的“新股三大谜团”(IPO抑价发行、新股长期弱势以及“HotIssues”现象)一直是现代金融领域最令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与大多数国家相比,IPO这三大谜团在中国表现异
中国古典小说与欧洲传统小说在不同的土壤上孕育、成长和发展,它们的思想内容和形式技巧必然受着本民族的社会历史、哲学思想、风俗习惯乃至作者的阶级地位、生活经历、文化
<正> 语言学,即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它与语言有关的问題。 近几十年来,语言学迅速发展,
文章以辽宁5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500名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以及55家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对营销专业大学生所具备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就业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