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清宫术和严重宫腔感染导致的宫腔粘连,以及剖宫产术造成的子宫疤痕会影响子宫的功能,导致妇女不孕、反复流产以及其他产科并发症,如胎盘前置、胎盘植入等。然而,针对子宫损伤后的完全修复再生,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子宫损伤后新生的组织通常是瘢痕组织,子宫自体细胞不能迁移至损伤部位参与修复,从而导致其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我们的研究旨在发现一种可以趋化和促进子宫自体细胞再生修复损伤部位的生物活性材料。研究方法:体外确认重组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lα (rhSDF-lα)可以促进大鼠子宫自体细胞的迁移。同时,将木醋杆菌(1.1812)培养于含丝素蛋白的发酵培养基,以获得丝素-细菌纤维素(SF-BC)膜。然后将SF-BC膜浸泡于100ng/ml的rhSDF-lα溶液,以将rhSDF-lα复合到SF-BC膜中,并进行细胞毒性检测、细胞增殖实验、材料上细胞形态观察以及蛋白缓释测定。之后,将复合rhSDF-lα的SF-BC移植至大鼠局部全层损伤的子宫上,在术后30天及90天时评估损伤部位再生子宫内膜厚度、动脉形成以及妊娠结果。结果:rhSDF-lα可以促进大鼠子宫自体细胞的迁移。而SF-BC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复合蛋白后,蛋白释放可持续24h。复合rhSDF-lα的SF-BC移植至损伤的大鼠子宫30天及90天后,可以促使子宫内膜基质及上皮细胞迁移至损伤部位,同时促进损伤部位动脉形成,以利于损伤修复。此外,在术后30天时,其还可增加每个损伤子宫所孕育的胎鼠数目(6.8±1.0)。结论:复合rhSDF-lα的SF-BC可以促进大鼠损伤子宫内膜基质及上皮细胞的募集以及动脉的形成,以修复损伤的子宫。同时,其亦改善了损伤子宫的妊娠结局。这一结果提示,复合rhSDF-la的SF-BC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可用于临床子宫损伤修复的支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