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Ⅲ-Ⅵ2半导体纳米晶Cu(In,Ga)(S,Se)2的制备及其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金属有机卤化物(CH3NH3PbX3,X为卤素)作为光吸收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具有较宽的光吸收范围,直接带隙吸收和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而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目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已达到了20%以上。但由于在空气中不稳定使其产业化受到阻碍。  Ⅰ-Ⅲ-Ⅵ2半导体纳米晶由于在光电化学方面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质而在薄膜太阳能电池中作为一种光吸收剂得到了广泛运用。由于其稳定性良好,而且其能级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因此,将它们作为空穴传输体运用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不仅可以降低器件的制作成本,还可以提高器件的稳定性。  由此,本硕士论文主要围绕三个研究内容进行:  1、通过“一锅煮”的方法制备不同元素比例的Cu(In, Ga)(S,Se)2纳米晶;并对其成膜条件(分散剂、旋涂次数)进行探索,发现当以甲苯为分散剂,Cu(In, Ga)(S,Se)2纳米晶/甲苯溶液浓度为10mg/mL,转速为4000rpm,旋涂次数为3次时可得到均一、致密的Cu(In, Ga)(S,Se)2薄膜;以(NH4)2S为交换剂,采用相交换的方法将制备中附着在Cu(In, Ga)(S,Se)2表面的长碳链去除,从而促进其在极性溶剂中的分散。  2、采用不同的方法:两步浸泡法、气相辅助溶液法、一步法制备介孔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分别得到了14.19%,8.29%,15.08%的光电转换效率,故选取一步法作为后续制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3、将Cu(In, Ga)(S,Se)2纳米晶作为空穴传输体运用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对其光电转换效率,荧光光谱,外量子效率,电化学交流阻抗进行表征,发现其光电转换效率相比于不添加空穴传输层的器件提升了56%,电化学阻抗表征显示前者电子空穴复合阻力大于后者。另外,通过对未封装器件(以spiro-OMeTAD和以Cu(In, Ga)(S,Se)2纳米晶为空穴传输层)在空气中放置5天的效率进行测试发现以Cu(In, Ga)(S,Se)2纳米晶为空穴传输层为空穴传输层的器件仅下降了11%,而以spiro-OMeTAD为空穴传输层的器件下降了64%,由此说明前者在空气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这主要与Cu(In, Ga)(S,Se)2纳米晶本身的疏水性有关。
其他文献
在机器人应用中常常需要检查外界声音的音量值,但传统的基于硬件的方案成本高、可靠性差,效果不能让人满意。为此,笔者在研制一款噪音监测机器人时别出心裁,发明了一种用于音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手性硫代磷酰胺催化的丙酮和官能团化硝基烯的不对称串联Michael-ketalization反应。   设计合成了一类手性双功能硫代磷酰胺催化剂,其中衍生自L-脯氨酸
学位
广电影视联盟优酷土豆电视剧中心联合举办“2015年电视剧论坛”为中国电视剧产业支招解困2015年8月19日,由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广电影视联盟、优酷土豆电视剧中心联合举办的“
雀儿舌头系大戟科黑钩叶属植物,一年生灌木或草本植物,又名草桂花、黄杨皮、黑钩叶,生于山坡、田边、路旁、林缘,在我国的东北、山东、华北、甘肃、四川等地都有分布。它的枝可医治疗全身瘫痪,幼苗和叶有毒,但是对腹痛和杀虫有很好的疗效,根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所导致的食欲不振、下痢腹痛。对于病毒性肝炎、肺癌、肾炎这类疾病,在河南民间也有用雀儿舌头治愈的例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雀儿舌头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
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元素,并且涉及到化学科学的各个领域。磷化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从材料科学到生物化学。近年,对于磷氰酸根负离子(phosphaetynolate anion, PCO-)的研究
在合成气制备低碳混合醇(C2+OH)领域,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催化剂相继被开发出来,但是C2+OH的工业生产仍旧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与挑战。比如,对于目前所开发的催化剂,C2+OH的选择性较低
期刊
“这一切都是必然的。让机器人代替我们从事现在的工作,让我们在它们的帮助下去构想有意义的新工作吧。”互联网预言大师凯文?凯利在他10月刚出版的新书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作为相信科技力量的乐天派,凯文?凯利自然是张开双手拥抱机器人的到来。他言之凿凿:机器人取代人工是必然的,一切只是时间问题。有研究者做了更加精准的分析,他们决定用数据说话。牛津大学的卡尔?贝内迪克特?弗雷和迈克尔?A?奥斯本通过一个名
2016年,大众市场将推出虚拟现实(VR)头戴式设备,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潜在用途将被挖掘,人工智能有望成为未来标志性技术之一,云计算能力和机器学习新方式的结合,促成
水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水与表面的相互作用一直是诸多学科广泛研究的领域。在电化学体系中,水分子是电极/溶液界面最重要的组分之一,水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