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时期旅渝鄂籍企业家活动研究 ——以庆华颜料化学厂为中心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ooo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南京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与此同时,一大批战区的爱国企业家也随迁至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面对后方的艰苦环境和薄弱的工业基础,他们利用战前积累奋力发展工业,其中湖北籍企业家资本雄厚且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后方经营了诸多事业,为持久抗战和推动后方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较少受到学界关注。旅渝鄂籍企业家合作创办的庆华颜料化学厂是西南地区化学颜料工业的首创,其经营者采用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还实施科学的管理模式,尤其注重化学技术人才的招揽与工艺技术的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是内迁企业家在后方创办新兴工业的成功范例。作为全面抗战时期在重庆经营事业的“外地人”,为应对战时复杂环境的挑战与争取事业的稳步发展,湖北企业家选择积极融入当地,广泛参与首都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在参与所在工业区建设、加入相关工业团体、与政府互动等方面十分活跃。同时,作为先一步接触新兴产业与先进管理模式的高素质企业家,他们将自身经验与大后方抗战建国形势相结合,积极参与到后方的工业建设事业中。化学染料工业是关系到国防民生的重要工业门类,在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庆华颜料化学厂作为首家化学颜料厂,不仅为后方军民供应了颜料等必需化学物资,且在开拓西南后方化学颜料工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与政府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庆华厂诸人坚持自主经营的同时积极为发展国产化学颜料工业建言献策,是推动战时国产颜料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乍到异乡,战争造成的恐慌加之对乡土的眷念使得来自同一地域的同乡成为重要交往对象,以湖北旅渝同乡会为组织基础,鄂籍名流为主要组织者的乡谊活动十分活跃,旅渝鄂人群体意识在全面抗战时期得到强化。庆华颜料化学厂是一家基于地缘关系创办的民营企业,它的筹办与经营与战时鄂人迁渝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其发起人、职工与业务往来对象大多有湖北渊源。同时,该厂发起人热心于同乡事务,为维系乡谊与服务家乡作出了不少贡献,包括为同乡活动提供活动场所,利用所办事业收容来渝同乡,扶持自鄂迁渝的学校及为家乡筹集赈款等。全面抗战时期内迁至重庆的鄂籍企业家是后方企业家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战时大后方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庆华颜料化学厂为我们了解这一群体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切入点。通过对这一群体在渝的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进行梳理,可探讨鄂籍民营企业家在战时后方活动的特点,并与大后方持久抗战形势相联系,分析其在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创业智慧与社会关怀。
其他文献
巴黎公社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唯一经历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践活动,他们对公社的治理实践投入了极大的关切,时刻关注公社治理的实践历程。公社治理失败后,马克思对其得失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和总结,写出了《法兰西内战》这本经典著作。研究该文本对于新时代中国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有一定理论意义和时代价值。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认为现实生产实践活动中的人才是构成社会的真正主体。他在《法兰西内战》中
学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为新时期农村基层治理指明了方向。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从脱贫攻坚结束之日起,设立5年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的时期,这为农村基层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农村基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农村基层协同治理作为新时期的有效治理方式,在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目标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农村基层发展活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本文以协同治理理
学位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城乡关系和乡村建设进入新阶段。为更好的指导乡村发展,国家在战略层面将村庄分为集聚提升型、城郊融合型、特色保护型和搬迁撤并型四类。其中,城郊融合型村庄是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变化最为剧烈的一类。就桂林而言,城郊融合型村庄已经初具城市环境特点和城市产业发展特点,但又保留着农业用地、村庄集体等基本乡村要素,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村庄的特殊村庄形态。本文以桂林大河乡城郊融合型村庄为研
学位
1891年重庆开埠后,在渝的外籍人士开始逐渐增多,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受川渝地区的反帝反教会运动影响,重庆市外籍人口数量时有波动,但总体人数在100-200人之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沿海地区的驻华外交机构、经济机构也随之西迁,重庆市外籍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到太平洋战争前,重庆外籍人数在300-400人之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成为主要的盟国,重庆的外籍人士进一步增加,到1944年7月,
学位
稀土熔盐电解渣是熔盐电解制备稀土金属及其合金过程中产生的稀土基固废,含有丰富的稀土、氟和锂等资源。本文综述了从稀土熔盐电解渣中回收再利用有价金属的技术现状,介绍了物理法、酸法、碱法等工艺存在的技术优势及问题,着重分析了浓硫酸焙烧和氢氧化钠焙烧产业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资源化回收稀土熔盐电解渣提供参考。
期刊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宏大的社会场面、细腻的心理描写以及对中下层人士的细致观察而闻名。但由于其作品晦涩难懂、篇幅冗长等特点,艾略特在国内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这也意味着她的作品中还有大量丰富的内涵亟待探索。作为艾略特的第六部长篇小说,《米德尔马契》讲述了1829至1832年间外省小镇上的变化与进步,医学是其中重要的主题。艾略特通过小镇上的民众话语将医生误诊、肺炎实
学位
作为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罗马)悲剧,《科利奥兰纳斯》对罗马共和国初创期科利奥兰纳斯的沉浮命运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戏剧演绎,众多专家学者从心理分析、女性主义和政治体制等维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认知地图学视域下科利奥兰纳斯的路线认知图示(route schema)与不列颠身份建构二者之间的关联议题仍留有空白,由此构成了本研究的选题缘起。就理论基石而言,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克·约翰逊将空间经验的外化过程
学位
《亨利五世》被莎士比亚演绎成一场庆祝民族光荣的庄严仪式,其中充斥着的民族主义情结使伊丽莎白时期的观众陷入剧烈的民族激情的狂欢;莎士比亚再现的阿金库战役,是英法百年战争中最辉煌,最值得英格兰人纪念的胜利。他在剧中构思了一个先抑后扬的戏剧走向,极力渲染大战前法国军队的优势和接下来英格兰军队的胜利,从而凸显亨利五世的伟大,英军的英勇,进而增强英格兰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归属已经成
学位
外貌吸引力刻板印象现象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对个体的生活和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外貌吸引力刻板印象是个体有意识或无意识中表现出来的以貌取人现象,即个体通过他人外在容貌吸引力推断其内部心理品质的一种心理倾向。以往研究发现外貌吸引力刻板印象包含两种类型,一类是“美即好”刻板印象,即人们会将高吸引力面孔与积极特质联系起来,如友善的、温暖的、大方的;另一类是“丑即不好”刻板印象,即人们会将低吸引力面孔与消极特质
学位
吸毒是世界难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吸毒问题也随之程愈演愈烈趋势,伴随吸毒而引发的其他社会安全问题也愈发严峻,毒品问题的治理是我国社会治理重点工作,对现代社会治理提出严峻挑战,毒品治理的成败关乎平安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败,对我国政府的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管理创新提出巨大考验。日益严峻的吸毒现象就好比如是一个社会毒瘤,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中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顽疾,戒毒工作任重道远,管理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