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筝曲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新技巧、新的表现形式和作品内容,以适应现代人审美情趣的筝曲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古筝作曲家在继承民族音乐传统的同时,吸收和运用国外近现代作曲技法,形成了我国现代古筝音乐作品的新特征。王中山先生就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众多作曲家中独树一帜。王中山先生作为二十一世纪左右古筝艺术的开拓者和领路人之一,不仅在古筝演奏技艺的发展和创新上成为划时代的人物,而且创作了大量的古筝作品。是我国当代在筝乐演奏和创作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演奏家、作曲家。其作品不论是题材与音乐语素的选择,还是演奏技法的运用与创新,皆具个人特色。他善于把西方作曲技法和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思维、语言与风格有机地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他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与创作特色。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独特的创作理念和高超的创作技法,以及他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对古筝艺术在当代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许多作品被作为古筝专业教学中的常用教材,也是国内音乐舞台的常演曲目。王中山先生是一位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并力求不断超越的作曲家,是我国古筝音乐创作领域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所创作的作品是他几十年不断磨练、探索、耕耘、积累的总结,笔者认为,这不仅对我们今后的创作以及教学能起到借鉴作用,对中国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论文通过对王中山十二首古筝音乐作品全面的分析,归纳、总结出王中山筝乐作品的创作特点,提炼出王中山先生在古筝音乐创作方面的特色和贡献以及对古筝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王中山筝乐作品的题材与创作理念。主要从民族性与可听性并重、传统与现代并存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调式调性基础与旋律,主要从调式调性、旋律形态、旋律发展手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第三章,曲式结构,文章将王中山的原创五首作品的曲式结构分为三种类型进行论述,即用宏观速度布局来组织音乐;以标题性组曲形式进行音乐结构布局;采用循环再现原则进行音乐结构布局。第四章,多声技法的运用。从和声、复调两方面进行分析。第五章,演奏手法及特点。从传统以及现时期技法的继承、演奏技法的创新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王中山古筝作品的解读与分析,深入认识其较高的艺术价值,总结其作品中令人瞩目的艺术创新,从而汲取其优秀的创作手法和广博的创作理念,努力寻求适合于我国民族器乐创作发展的方向和途径,以期对当代古筝艺术提供可供借鉴的深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