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拥有四成华人人口比率的福建人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最大的方言群体,福建人从原生地域移徒、在地的保存,经历了多元社会的互动与融合,其象征着马来西亚福建人的智慧与创意结晶,是一种浓厚且独特的闽南文化,这种文化经历了四代祖孙辈的传承。近10年来,许多海内外学者投入研究这种有异于原生闽南文化的文化传播变异现象。马来西亚独特的闽南文化传播已历经了近200年发展变化,在传统文化保存与传承课题日益受到世界人文学术界所关注下,已经有不少学者从传统的文史角度来探讨其研究价值,并诞生了 "福建学"这一名词。"东南亚福建学"研讨会先后都在马来西亚举办了两届,逾30位来自亚洲的学者先后发表了关于闽南文化从中国福建本土转移到海外过程中的各种变化研究,然而传播视角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从传播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切入,以马来西亚福建人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全景式的探索,从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阶段来分析福建人从移居到马来西亚以后的乡土记忆、离散情境、身份认同等场域因素的动态过程,采用自身参与观察、深入访谈及文献分析法,为其社会功能做出系统的分类并试图分析闽南文化从人际传播到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以至新媒体时代如何达成代代传承的使命以及闽南文化是否再继续衍生变化,成为新颖的马来西亚文化风情。随着闽南文化在马来西亚的流行与深入影响,以及新媒体促成闽南文化传播方式的升华,开始走入全民共享的阶段,其他籍贯也对这种文化现象充分关注。由于闽南文化的传播学术研究资料匮乏,以及笔者的能力有限,不能够更全面为马来西亚闽南文化的发展作出更深入的探讨。笔者相信,从传播学探讨这一文化现象将会为"福建学"的深入性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考平台,同时也将成为"福建学"日后所关注的一个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