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环境中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菌群结构分析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himing26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核增生李斯特菌作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致死率高达20-40%,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四大食源性病原菌之一。在全球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消毒剂在医疗卫生、畜牧兽医、食品、日化加工生产环境中的使用日益增加。随着消毒剂选择压力的增大,病原微生物对其抵抗力也不断在增加。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微生物对消毒剂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自然界中的生物被膜往往都是以多种微生物共同存在的形式出现的,单核增生李斯特菌也不例外。生物被膜中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和共栖菌形成生物被膜,有助于细菌在消毒剂胁迫环境中存活下来。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调查了食品加工设备中的单核增生李斯特菌阳性生物被膜样本,并鉴定出生物被膜样品中的优势共栖菌,以了解该微生物菌群的生态背景特征。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我们利用ISO11290标准来检测和鉴定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并用16S rDNA和hly基因进一步鉴别。结果显示,100个来自4个不同的食品厂下水道环境样品中,共有8个地漏样品分离出单核增生李斯特菌。2.研究了8株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对消毒剂的耐受性,其对苯扎溴铵的药物敏感性MIC值为18-35μg/ml,可见消毒剂环境下食品加工设备中的单核增生李斯特菌对苯扎溴铵存在耐药性。3.采用16S rDNA基因克隆文库法、T-RFLP和DGGE这三种分子技术相结合对食品加工环境地漏中的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样品进行菌群结构分析。三种方法结果一致显示:3Q、5Q、6Q的优势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sychrophila)、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分别是1-2、1-3和3-2的优势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oxytoca)是2-3的优势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是3-3的优势菌。同时,在DGGE谱图中显示,同一食品厂不同采集点的生物膜样品有相似的条带,表明在不同的采集点的菌群组成存在相似性且优势菌相同。该研究分析了食品加工环境中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被膜中菌群结构,这将为全面探讨工业加工环境中致病菌的生物被膜形成机制,以及致病菌生物被膜控制新靶点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船舶工业得以迅猛发展,造船产量持续增长,我国船舶业占世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管子加工车间是造船企业生产物流网络的一个重要环节,一艘大型船舶的制造需要上万根管子
根据当前一些湿法脱硝技术在燃煤烟气净化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降低湿法脱硝技术的成本是研究的关键,一些价格低廉的吸收液的选择是优先考虑的对象,为此,采用泥磷乳浊液联合磷
<正>本刊讯(特约记者任梦怡)3月31日,安阳师院举办了以"我们的节日·清明"为主题的经典诵读会。该校文学院师生通过诵读《清明》《乡愁》《秋瑾》《十里长街送总理》《青春中
2017年6月21日,新华社微信公号推送了一则标题为“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的消息,短时间内刷爆微信朋友圈,形成了当天社交平台的现象级话题。然而,迅速走红并引起巨大反响的并不是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它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调控作用,对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管理效率有重要影响,关系到企业能否进一步
油料种子含油率的检测方法有传统的索氏抽提法,近红外光谱法等。近红外分析技术以绿色、无损、快速、无污染、便于在线分析和控制等常规化学分析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愈来愈
蓝莓酒随着瓶储时间的延长,颜色黄化,影响产品的感官品质。花色苷作为主要呈色物质,对酒的颜色起决定性作用,但花色苷的稳定性较差,如何通过稳定花色苷结构减缓瓶储蓝莓酒颜
教学秘书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助手,服从教务处的业务指导。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纽带和桥梁,在各种纷杂的教学管理中起到沟通协调、建立改善关系的
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分别与米非司酮、中草药联合,分析它们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方法 选择适合保守治疗宫外孕患者60例,根据治疗顺序分为两组,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共用组30例,甲
目的通过本研究发现新疆维吾尔族中小学生25年来耐力素质变化情况,为今后指导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新疆监测中心历年体质调研中维吾尔族中小学生的耐力素质指标数据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