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协议数据流的数据抽取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resh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的工业设备向着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使得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地加快,通过将全球的工业系统与先进计算、数据分析工具、低成本的传感设备和更高联网水平的高度融合,将重构全球工业,提高生产效率,工业的创新和变革正在展开。  工业系统中的智能工业设备能够通过软件程序快速灵活地定制其数据处理逻辑,改变设备对外交互所使用的应用层数据通信协议,这对数据的实时集成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通过分析协议数据流的结构特征,并结合数据抽取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思想,设计了一种面向协议数据流的数据抽取模型的实现方案,解决了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在数据集成方面存在的通用性不足、扩展性不足以及灵活性不足等问题。对协议数据流的数据抽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分别为模式参数提取、数据模式识别、数据项的抽取和结构化生成以及数据映射转换。其中模式参数提取基于树形的参数解析模型从协议数据流中迭代提取出当前数据帧的模式参数,通过对树形结构的节点描述,使得系统可以提取不同类型的协议数据流的参数信息;模式识别过程则通过模式参数,结合元数据描述的模式信息表,获得数据项的模式信息;数据项抽取和结构化生成过程应用有限状态自动机的模型,通过模式信息和解析参数从数据域中自动地抽取数据记录;数据映射转换通过对映射关系建模,使用转换函数和转换参数来描述数据映射规则,可以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转换。  结合协议数据流的数据抽取模型,设计了面向协议数据流的数据抽取系统的实现方案,系统基于包装器模型设计,通过定制抽取规则实现对协议数据流的数据抽取。通过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系统能够满足实时性的要求。
其他文献
AVS标准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该标准包括系统、视频、音频、数字版权管理等四个主要技术标准和一致性测试等支撑标准。其中的先进音视频编码(.AVS)的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分类是SAR图像解译的关键技术之一。快速、准确的SAR图像分类是实现各种实际应用的前提。根据我国SAR系统的发展现状和SAR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需求,本文
1目前,个人接收数字电视节目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通过电视机顶盒(STB),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数字电视接收卡。电视接收卡作为电脑主机上的一种硬件,上层应用程序以及操
HSUP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是WCDMA系统中上行链路的演进技术,该技术通过采用更容易实现的E-DCH复合编解码传输、可选的更短的时间间隔(TTI)、HARQ重传机制等关键技术,可大幅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作为无线专业通信系统在公共安全、国防等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洲的TETRA数字集群通信协议以其体系结构的规范严谨性和协议内容的开放性受到了世界的
正交采样和脉冲压缩是雷达信号处理(RSP)机的前端。本文结合笔者参与的科研工作研究了各种正交采样、脉冲压缩技术。正交采样对信号质量有重大影响。脉冲压缩是匹配滤波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