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个人收入大幅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的情况下,以我国个人理财投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和统计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对我国个人理财投资的基本概念、主要投资工具、在实际生活中投资组合模型的构建和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本文将投资工具分成稳健型投资工具和增值型投资工具,并根据每个投资工具各自的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投资策略。同时利用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用上证指数收益率代表我国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中国债券总指数收益率代表我国债券市场的平均收益率,重庆市的中房住宅指数收益率代表重庆投资住宅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建立了投资组合模型,再根据投资者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提出了相应的的解决方案和投资策略。本文也引用了由美国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berger)提出的“100减去目前年龄”的经验公式,作为个人投资者初步理财的基本原则。
基于我国目前个人投资者一般交由商业银行进行理财,本文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首先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存在很大的不足:理财产品层次低,品种少,只是简单的存、贷产品组合;理财产品基本上同质,缺乏品牌;个人信托业务涉足少;个性化服务不够。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金融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限制、金融产品尚欠丰富、银行理财人员的缺乏等原因造成的。针对这些问题,在借鉴境外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加入WTO后的竞争形势,提出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策:通过加强对信用资源的利用、银行债权的维护、产权制度的改革和信用奖惩的力度,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同时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大量的金融产品创新,培养大量的理财专业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