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体现,乡村社会关系研究历来都是社会学关注的重点。社会结构对社会关系的形式、构成、内容等都有所影响,因而社会结构的变化也会使得社会关系产生巨大改变。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空间密闭和同质性强的熟人社会,人们的社会关系往往明显受到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影响和约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有亲疏远近之分、强弱程度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而不同层次的关系对人际互动的影响和效果也不同。同一家族或宗族的人彼此之间普遍形成一种先赋性的强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使得乡村社会的社会结构变革明显,社会关系复杂性增强,家族中先赋性的关系强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以亲缘、地缘为基础的强关系逐渐式微,而以业缘、正式组织和制度为基础的弱关系的作用日渐显现。本文主要基于“过程—事件”分析方法,通过对呼和浩特市Y村征地过程中,村民运用社会关系讨要征地款事件的研究,描述在这一过程中的农民个体如何选择、构建、发展自己的强关系网络,寻求弱关系解决途径,以及不同关系效力的评述,揭示当前Y村强关系效力的衰退原因及对社区或个体社会资本存量的影响。基于此,文章分为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缘起、主题,研究方法,并对已有研究的情况进行说明。第二章从Y村的征地事件开始,介绍了Y村的概况以及征地事件的缘起。第三章介绍征地事件当时人主要拥有的关系资本,并对这些关系资本的效力进行简单评价。第四章主要描述的是当事人如何依据自身的条件,在可能的范围内进行的各种巩固和发展关系的行动,并对行动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第五章从Y村的实际出发,从经济、政策、历史文化方面探讨了影响村民社会关系变化的原因以及造成的结果。本文的结论是传统社会中的强关系不仅在信息传递,而且在对结果的影响力上都不再具有往日的优势,弱关系的力量正在逐渐崛起,成为支持个体行动的重要社会资本。但在目前的现实中,弱关系要发挥真正的力量还需要正式制度或规范的保障;在强关系衰退时,弱关系作为一种关系资本对于个体的社会资本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使得人们的社会资本存量维持在正常运转的状态,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着社会资本的结构性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