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在地区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颁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以增强全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福建省深刻认识高校科技创新的作用,提出“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自主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然而,福建省高校在科技创新中并未完全发挥出应有的潜力,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挖掘和提高。因此,认识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主要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并探求其提升路径和对策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分析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探寻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之路。首先,介绍国内外学者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状况,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突破点;阐述科技创新理论和生态理论,为后文展开提供理论基础。其次,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分析模型中各创新生态主体之间的关系网络、高校科技创新内部生态结构,以及高校在系统中的功能定位及网络关系;然后从生态视角论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其特征,并论述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外生态影响要素。再次,为认清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现状,从科技创新基础资源、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交流与服务四个维度建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应用证据推理法对福建省及东部地区10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比较评价与分析,认为福建省高校群体内部科技创新资源分配不均衡,大部分高校科技创新内部生态结构各要素间的创新资金和信息流不够通畅,致使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最后,从区域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模型,并以各科技创新生物体为基点,从高校内部、外部以及内外结合等方面提出提升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