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学复合体系提高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机理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sas123456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埋藏深、油层薄的特超稠油油藏,由于各种因素,利用目前常规蒸汽吞吐、SAGD等技术进行有效开发存在诸多问题。胜利油田经过多种技术的结合与创新,利用水平井热化学复合体吞吐技术(HDCS技术)对埋深1500m,油层厚度小于10m的特超稠油油藏实现了有效开发,随着吞吐周期的增加,如何利用热化学复合体系进一步提高已开发特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热化学复合体系吞吐中CO2的扩散问题,建立了CO2在封闭边界含油多孔介质中扩散的数学模型,并引入了带有界面传质系数的边界条件。通过对模型的解析求解和数值求解得到:原油溶解CO2后的体积膨胀会导致多孔介质中CO2浓度的降低和扩散速度的减小,膨胀系数越大,CO2浓度和扩散速度的降低幅度也越大。利用三维物理模型,模拟了热化学复合体系吞吐过程,对降粘剂在模型中的扩散规律,CO2和蒸汽对降粘剂扩散的影响及原油性质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现场生产井的采出原油的性质进行了跟踪分析,研究表明:降粘剂注入时,水平井跟端进液量稍高于指端,降粘剂对近井地带原油性质影响较明显,其可以降低特超稠油中沥青质含量和分子量,降粘剂在空间上分布并不均匀,原油性质会产生较大差别。注入的CO2能促进降粘剂的扩散,增大降粘剂作用范围,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降粘剂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蒸汽能促进地层原油的流动,进一步改善原油性质的非均质性。实际生产过程中,同一吞吐周期内,原油粘度逐渐上升,吞吐周期增多,降粘剂解缔作用会变弱。利用双管并联驱替实验,对驱替阶段的热化学复合体系的组成进行了筛选,并利用正交实验对热化学复合体系各组分进行了注入参数的优化和分析。实验得到:蒸汽注入量对热化学复合体系驱替最终采收率的影响最大,蒸汽、降粘剂和二氧化碳的最优注入量分别应该为2.5PV、1.5%和0.2PV,降粘剂分为多个段塞注入能有效提高其作用时间,驱替的最终采收率也更高。针对热化学复合体系驱替阶段可能出现的气窜问题,实验验证了泡沫调剖的可行性,结果证明高温泡沫对非均质地层具有较好的调剖效果,能显著提高低渗层的波及系数,大幅度提高非均质油藏的最终采收率。从现场的实施结果看出,热化学复合体系吞吐技术在胜利油田超稠油油藏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大型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投入使用,这给中国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噪声污染与破坏,同时人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也受到了噪声污染
介绍了热转印纸用途和热转印方式分类。重点分析了热升华转印纸工艺原理和生产技术。展望了热转印纸的应用前景,尤其应用于纺织印染行业的前景。指出提高国产热升华转印纸质
着重对粉煤灰压实效果检测标准对比曲线的建立进行试验分析,并将分析所得标准曲线应用于工程实际。结合压实过程中的控制标准对标准曲线进行验证,从验证结果来看,PANDA轻型动力
通过课例研讨进行校本教研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体质健康的水平,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和课堂观察法。
结合雪卡水电站建设情况,通过对卡箍式柔性伸缩管的设计变动与优化,研究了其在该项目中的应用。
现代海岸风成砂的粒度特征是海岸风沙研究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我国温带海岸为研究区域 ,利用 136个现代海岸风成砂样数据 ,通过粒度组成、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和偏差、峰态等粒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电力工程不断出现,同时电力工程的科技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而需要不断对电力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但是,在新经济理念的背景下,电力工程的
通信行业是当今社会发展非常迅速的企业,通信行业是属于技术型的行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对技术的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在基本
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是高校发展的客观需要 ,是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重要工作。具体说来 ,高校内部控制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进行健全性测试 ;进行符合性测试 ;进行有效性测试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康复机器人研究,现在已经成为了国际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康复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康复机械手、医院机器人系统、智能轮椅、假肢和康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