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宽容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hawk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宽容是一个既古老又常新的问题。现代政治中宽容不仅是一种价值和理念,还被宪政体制或制度所承载,政治宽容既是一个政治伦理思想和伦理理念,又是具体反映在制度创制和设计上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活动。对现代政治宽容问题进行研究,既是现代政治伦理发展的理论需要,更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跨学科、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归纳与演绎、比较分析方法与系统整体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现代政治宽容从历史、理论、实践三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主体内容和创新之处主要有:考察现代政治宽容产生的历史前提以及政治宽容思想的形成。从共时性视域来考察,政治宽容产生的历史前提和近代资本主义的发生、市场经济的发展、近代国家的产生,尤其在近代欧洲历史上的宗教斗争是分不开的。从历时性视域来考察,现代政治宽容的历史发展可到追溯古代宽容思想的产生,近代宽容思想的展开乃至现代宽容思想的形成。系统阐释了现代政治宽容的基本内涵。首先明确现代政治宽容和现代社会的产生是密不可分的,现代政治和传统政治在历史形态、价值范畴上有着重大的区别。这其中包含了:政治权力的安排与配置上体现现代政治权力的审慎与克制;现代政治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旨归,以人之平等确立人存在的意义,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以人权和法律为现代政治之底限;在现代政治的运行手段和方式上体现现代政治的公共性与开放性。由此现代政治宽容的内涵可以阐述为:现代政治宽容是以法制为基础的制度规范体系;是政治领域内的公共美德;是以政治协商、监督、制衡为表现内容的政治实践活动。厘定现代政治宽容内涵是现代政治宽容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深化现代政治宽容研究奠定基础。提出并分析现代政治宽容的建构问题。从现代政治中执政有效性的逻辑、行政与施政的依法与文明、现代公民文化三个维度,具体阐述执政有效性的内在逻辑和执政有效性的外在逻辑表现;从打造服务型政府、人性化行政与施政、以理性与责任行政与施政、行政与施政的公开和透明表现现代行政与施政的依法与文明;从公民对政治的认同和参与以及公民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监督和评价构建现代公民文化的特质。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总体性表征上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宽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我国政治宽容研究要着眼和落实服务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政治改革与政治文明建设必须立足国情,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宽容实践中,如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等,这些有着独特优势的实践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我们也在包容差异、宽容多元的基础上寻求和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一道发展进步。
其他文献
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国际社会享有崇高的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完成“十二五”规划,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需要有稳定的社会治安。国家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加上人民币不断升值及国际房地产金融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我国房地产业越来越成为国际资本投资偏好的主要领域,且呈现投资规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兴起于“二战”后,其规模发展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振兴经济的秘密策略,它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并成为国家发展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大,由独立的小系统发展为互联的大系统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由于资源分布具有地域性,特别是风能和水能一般远离用电负荷中心,所
在传统社会中,个体能够通过其在社会秩序中的角色和位置来获得身份感和归属感。伴随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现代社会在为人们提供更加
金融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风险又是诱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商业银行自成立之初就与信用风险相伴。商业银行的最大特色就是利用客户
本文针对于逆变器中以确定形式控制功率器件开通和关断的SVPWM,在开关频率及其倍数次处产生的电磁噪声问题,着重研究了不同的随机SVPWM调制算法对系统输出噪声的改善效果。论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放有序、公平竞争的电力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完善,如何在竞争和监管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不断改革调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广大电力企业管理者必须
建筑耗能已成为我国能源消耗三大“能耗大户”之一。目前,建筑能耗约为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在我国既有近400亿m~2建筑中,其中99%为高能耗建筑,且新建建筑中的95%以上也在高
卫星导航系统采用扩频通信体制,传播到地面的卫星导航信号淹没在热噪声中;同时由于接收环境复杂,导航信号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反射或绕射信号;因此,导航接收机极易受到有意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