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了明确的规划,要求推动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有序的提升国际资本与金融交易的可兑换,在健全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确立对外债务与资本流动的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我国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自此,我国跨境资本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投机性极强的短期资本频繁的通过各种渠道进出我国,呈现双向波动剧烈的态势,对我国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不但可以通过进口、外商直接投资和短期外债的渠道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短期跨境资本冲击还会影响人们对货币价值及金融稳定性的判断,从而通过货币替代效应加剧对外汇储备变动的影响。因此,研究短期跨境资本这一外部冲击及其引起货币替代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产生影响的机制,对于识别危机征兆和采取相应的危机处理措施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使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介绍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与外汇储备的相关理论,同时分析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与外汇储备的变动关系以及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引起的货币替代效应与外汇储备的变动关系。然后结合我国现状分析了短期跨境资本流动、货币替代程度的变动对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影响。最后,本文用我国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短期跨境资本流动规模、货币替代率、外汇储备规模构建TVP-VAR模型,通过单位根检验、MCMC模拟法、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外汇储备变动的影响及短期跨境资本流动通过引起货币替代效应从而对我国外汇储备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跨境资本流动与我国外汇储备变动呈现正相关,流入时会增加外汇储备规模,同时由短期跨境资本流入带来的货币替代效应会使外汇储备进一步增加;反之,短期跨境资本的撤出会减少外汇储备,而且会使货币替代程度在短期大幅加深,这种由短期跨境资本流出带来的货币替代变动会加剧外汇储备的消耗。基于上述结果,本文提出了在新经济形势下应对短期跨境资本冲击、稳定外汇储备规模的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