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民主观的调查与研究——以B大学为例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s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的高度重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决心。要想构筑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就要求公民通过政治社会化接受民主的政治文化,从而对民主的观念、价值和实践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大学生是社会中最为重要的青年人群体,是尚未分化的准社会人,是明天社会公民中的骨干。要想建设民主政治制度,就一定要重视大学生民主观的培育。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定量分析法。依靠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经典民主理论著作的梳理,了解民主理论发展的历史和脉络,把握民主理论的理论体系,得到各个民主理论流派的特征资料,以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大学生民主观概貌。依靠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收集了某地B大学7个专业15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资料,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交叉表分析、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对大学生民主观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进行测量和分析。本研究的研究目标是:探索大学生民主观的内涵与特征;厘清大学生民主观与既有民主理论的关联;辨析影响大学生民主观的因素。  根据主要研究问题,本文主要提出三个假设:假设一:大学生对民主的看法复杂多元,受到了人民民主观、实体民主观、程序民主观和民本主义等多重影响。假设二:大学生对民主的认识停留在概念层次,并不理解和掌握民主原则的深刻含义。假设三:大学生所学专业、家庭收入、城乡身份、性别等对民主观有较大影响。  本次调查纳入了以下自变量,包括;个人因素(性别、年龄、政治面貌、专业、宗教信仰、中学读书方式)、家庭因素(父母的职业、家庭收入、家庭规模、家庭所在地、家庭内部关系、家庭社会关系)。我们对大学生民主观进行概念操作化,把其分解为三个维度:政策层面的大学生民主观,过程层面的大学生民主观和体系层面的大学生民主观,并进一步具体化为约110个指标,对大学生的民主观进行测量。  通过研究,本文依据大学生民主观在政策层面、过程层面和体系层面的表现,从大学生对政治的整体评价、民主的情感、民主观的理论来源、对民主的理解和大学生民主观的特征等方面对当前大学生民主观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我们认为:大学生对政治的整体评价是积极正面的,但是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也有冲击;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怀有民主的美好愿望。大学生对民主的理解总体来说参差不齐,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对民主理解偏重于理想化、概念化;大学生尚不完全具备民主的行动能力;政治宽容和信任是政治民主的基础,大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表现喜忧参半。  大学生民主观摄取的政治理论包括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理论、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思想、以雅典民主为代表的实体民主理论和程序民主理论。从影响大学生民主观培育的媒介因素上来看:各级学校和媒体的政治思想教育成绩斐然,大学生民主观与主流民主观观念高度一致;大学生民主培育环境存在缺陷和不足,导致大学生民主信仰的动摇和迷茫;大学生政治实践的匮乏非常不利于大学生民主观的培育。  我们发现大学生民主观具有这样三个特征:对民主的理解概念化、理想化,忽视民主规则,民主实践匮乏;重视追求实现经济利益,忽视追求实现政治参与;重视要求被照顾呵护,并不要求支配权力。  我们认为人民民主观在大学生民主观中占据了绝对主流地位。大学生对主流民主观念的信仰非常坚定。其他民主观念的影响虽不能忽视,并从多方面影响、挑战人民民主观在大学生民主观中的主流地位,但是他们所施加影响的深度和广度都还有限。  针对大学生民主观的现状,本文提出从政治实践、理论教育、社会环境等多方面促进民主观培育的建议。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国企在国民经济中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着盤石般的作用。国企是国家稳定的支柱,是民生立命之根。但从计划经济走过来
本文以1883年至1931年的时间跨度为限,以近代龙井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客观历史事实,综合利用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纵向分段论述与横向专题研究为主轴,梳理龙井城市的近代
目前,国际上对药品试验数据的保护制度以TRIPS协议第三十九条第三款作为最低标准,其保护原则为"不披露和不依赖",即不得将药品试验数据披露给未经授权的第三方,不得依赖等数
不起诉制约机制作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以制约检察机关行使不起诉裁量权、监督检察机关侦查结果等特点而成为限制国家公权力的重要方式。不起诉制约机制以权力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