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我国先后制定了以“互联网+”和“一带一路”战略为代表的顶层设计,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经济的重要思路和发展路径。广西地处西南、中南、华南和东盟的交叉区域,是衔接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广西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但以农业为重心的传统产业水平长期滞后。“互联网+”农业作为“互联网+”战略的重点行动,政策红利将给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本研究对我国新经济业态和“互联网+”理论进行梳理界定,总结“互联网+”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依据,指出“互联网+”实质是对农业产业链的融合改造,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效率。以互联网基础建设、农村电商、现代农业和农村金融为切入点分析广西“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引入DEMATEL/ISM集成方法进行“互联网+”对广西农业发展的影响路径分析。通过DEMATEL方法计算影响路径体系中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利用ISM因素解释结构模型构建影响因素的分层体系,并根据因素的影响路径,结合国内外“互联网+农业”发展启示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结果表明:广西“互联网+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初具雏形,但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具有本地特色发展模式;通过分析“互联网+”对广西农业发展影响路径,提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村金融支撑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