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骶管复合用药对术后镇痛的影响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0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芬太尼、新斯的明及曲马多分别复合1%利多卡因行骶管阻滞麻醉方法对小儿术后镇痛效果、副反应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ASAⅠ~Ⅱ级择期行会阴部手术的1~4岁患儿80例,随机分为4 组(Ⅰ组~Ⅳ组),每组20例。在静脉麻醉后行骶管阻滞:Ⅰ组1%利多卡因1ml/㎏,Ⅱ组芬太尼2μg/㎏+1%利多卡因1ml/㎏,Ⅲ组新斯的明2μg/㎏+1%利多卡因1ml/㎏,Ⅳ组曲马多2mg/㎏+1%利多卡因1ml/㎏。术后采用芬太尼护士控制镇痛(NCA)镇痛。分别于术后1h、2h、4h、6h 及24h 观察镇痛和镇静评分,并记录镇痛时间、NCA 芬太尼用量、副反应及出院时间。 结果:Ⅳ组的镇痛时间[(510.7±64.9)min]长于Ⅰ组[(174.5±39.3)min]、Ⅱ组[(291.7±50.8)min]和Ⅲ组[(242.0±62.8)min]。Ⅳ组术后NCA 次数显著少于其他三组。各组镇痛和镇静评分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Ⅳ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 结论:2mg/㎏曲马多复合1%利多卡因1ml/㎏行骶管阻滞的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优于2μg/㎏芬太尼及2μg/㎏新斯的明,但其引起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有所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靶控输注用于不同时间长度腹部手术麻醉复苏情况及术后血浆芬太尼浓度的变化。 方法:选取30例ASAⅠ-Ⅱ行腹部手术患者,年龄20-65岁,随机为2组。
在数字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引发的一系列新问题已成为数字图书馆工程研发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障碍。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下,需要平衡权利人的利益和公众的利益,使知识产权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