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逐渐过渡到当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阶段。这一阶段凸显出来的课堂教学动态化、多元化的师生关系对英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使教师话语不仅是学生可理解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教师组织、管理并指导英语课堂各种活动的手段和工具,是教师知识、经验和信念的课堂表达。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与课堂内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否积极和谐有很大的关系。本研究旨在探讨词汇、语法等手段实现教师话语的人际意义,进而揭示在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中教师话语的特征和当前师生关系。本文将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讨论:1)大学英语教师话语中人际意义是如何通过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人称系统实现的?2)其中体现出的优秀课堂话语的特征是什么?3)教师话语中呈现出怎样的师生关系?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并运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第5届和第6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教师话语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话语质量的指导性建议,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其中对教师话语中语气系统的人际意义研究发现:第一,在语气结构的选择上,陈述语气使用最多(56.4%),疑问语气次之,祈使语气极少。这说明教师作为课堂组织者和知识传授者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促进者和协助者,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以平和的语气进行教学,创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第二,教师在课堂互动时请求话语较多,命令话语极少且请求和命令话语中常常含有缓和语,这种语气结构缩短师生间的权势差距,建构了亲和型教师身份。对教师话语中情态系统的人际意义研究发现:第一,在高、中、低值情态词的使用上,教师较多选择中、低值情态词,比较少甚至不使用高值情态词。这表明教师在情感上对学生真诚友善的态度,追求轻松愉快的师生协作关系。第二,在主观、客观情态表达方式和隐性、显性情态取向的选择上,教师明显偏好使用隐性主观表达方式(76%),隐性客观次之,显性客观占不到百分之一。这表明教师倾向用较主观负责的表达,这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话语,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对教师话语中人称代词的人际意义研究发现:第一,在教师话语中第二人称复数“你们”的使用率最高,其次是第一人称复数“我们”和单数“我”,第二人称单数“你”使用的相对较少。这说明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适时与个体互动;以主动融入学生群体共同承担任务的姿态尽量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第二,教师使用高值意态词表达义务责任时,通常选择“我们”做主语,有时使用“你们”,没有针对“你”的情况。这也反映了教师为维护学生面子,追求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所做出的努力。总之,教师形象和师生关系在不同课段动态变换。教师话语既体现出教师的博学与权威使学生认真聆听,又有亲和与同伴感,使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体验英语习得的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阐释了大学英语教师的多种课堂角色:学习引导者、信息提供者、课堂管理者、课堂环境创造者、指导者、合作者、协助者、交际者等等。本研究对教师话语人际意义的分析有助于在深刻理解教师话语的人际意义的基础上,唤起教学工作者对教师课堂话语意识的关注,拓展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教学话语输入的视野,重视对有效学习空间的建构,加强教师话语对课堂互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