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抑郁症是一种最常见的心境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及病理机制目前仍不清楚。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载脂蛋白E4(Apolipoprotein E4,ApoE4)可能增加老年人群患抑郁症的风险,但尚无实验室证据支持。本论文旨在原有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之上,观察ApoE4对抑郁应激的敏感性及增龄性的影响,并从糖代谢的角度探讨ApoE4增加抑郁易感性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1、SPF级3、8、18月龄ApoE3、ApoE4雄性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2到16只,通过糖水消耗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和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直接观察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和强迫游泳实验(Force swimming test,FST)两种方法对3月龄和8月龄ApoE3、ApoE4小鼠进行抑郁样行为造模,使用同月龄同基因型小鼠作为对照,观察抑郁发病率。2、通过PET-CT,以[18F]FDG(2-deoxy-2-(18F)fluoro-D-glucose)为示踪剂观察不同月龄ApoE3、ApoE4小鼠抑郁造模前后葡萄糖代谢的改变;以[18F]MPPF为示踪剂,研究不同月龄ApoE3、ApoE4小鼠抑郁造模前后5-HT1A活性的改变。3、采用荧光酶标仪定量检测不同月龄不同基因型小鼠,以及多种方法造模前后脑内ATP(Adenosine triphophate)含量,采用western blot研究皮层内Glut1(Glucose transporters 1)、Glut3(Glucose transporters 3)、Ip3r2(Inositol triphosphate receptor 2)、ApoE的表达水平,从而研究ApoE4基因型影响抑郁样行为的可能机制。【结果】1、FST和CUMS两种造模方法造模成功率相似,糖水消耗、悬尾实验、旷场实验在评价抑郁行为上敏感性相当。2、年轻ApoE3、ApoE4小鼠在抑郁造模前后抑郁样行为无明显差异,老年期ApoE4基因型和抑郁症发病存在相关性。3、8月龄小鼠出现自发性葡萄糖代谢水平降低,抑郁造模后降低更加明显,且ApoE4型小鼠较ApoE3型更为严重,这一现象在3月龄既可以观察到。4、改良的自动[18F]MPPF合成方法纯度和比活度都优于传统方法。抑郁造模后5-HT1A受体活性明显降低,且8月龄时ApoE4比ApoE3型小鼠降低更加明显。5、18月龄ApoE4小鼠存在自发ATP水平降低,给予强迫游泳造模后所有基因型小鼠均出现ATP水平降低,且8月龄ApoE4小鼠降低较ApoE3型更加明显。6、IP3R、Glut3的水平与抑郁样行为、ApoE基因型和年龄均没有关联,ApoE4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ApoE3,与抑郁样行为和年龄没有关联。7、Glut1表达水平在出现抑郁样行为后降低,且在中年期ApoE4基因型小鼠较同龄ApoE3型下降更加明显。【结论】1、FST和CUMS两种造模方法均可模拟小鼠抑郁样行为,糖水消耗、悬尾实验、旷场实验均可以用来检测小鼠抑郁样行为,改良的自动[18F]MPPF合成方法纯度和比活度都优于传统方法。2、ApoE4基因型可能是通过下调Glut1受体的表达,进而影响星形胶质细胞葡萄糖代谢,导致ATP含量的下降,增加抑郁易感性,且这种易感性是年龄相关性的,仅在中老年时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