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组织在多元互动中的生存与发展——以N市慈善总会为例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soul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慈善组织作为非政府、非企业的“第三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目标与功能符合我国“社会保障社会化”的政策取向,使得我国内地的慈善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N市慈善总会的实证调查,了解到当前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需依赖社会多方面力量的支持,是多元社会主体的一种合力的结果。影响慈善组织发展的社会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与公众。为了寻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它们在共同致力于慈善组织发展的平台上能够找到利益的交叉点。在这一利益交叉点上,它们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博弈关系,这便是我国当前慈善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泉。在以上三大社会主体形成的博弈关系之中,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处于主导地位,它们在慈善事业上的互动决定着N市慈善组织的未来走向。 在当前慈善事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实背景下,政府难以放任社会慈善组织独立自由发展。针对社会慈善组织对财力资源的迫切需求,政府从宏观的角度审视了政府、企业与公众在慈善组织发展上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慎重权衡政府与企业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博弈得失之后,最终主导了慈善组织的“二次哺乳”现象的产生。 完全由政府主持和操办慈善组织的发展不但与现今世界潮流不符,更与慈善事业自身逻辑不符。因此,中国慈善组织发展动力源泉最终依然要回归于民。当公众慈善意识普遍高涨、社会经济水平较为发达、慈善法律日趋完善,尤其是慈善组织自身公信力较强,并且完全有能力独立的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慈善事业的发展,慈善组织才能实现长足有效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理论上,本文回顾了社会资本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的主要成果,并综合分析与评价了社会资本理论的拓展空间,结合互联网所构成的虚拟社会结构这一现实,建构了虚拟社会资本概念,并分析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转型,寺庙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尤其是佛教文化旅游经济的兴起,给寺庙发展带来了全方位和深层次的影响。寺庙及其形成的佛教文化旅游经济
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产物,自它诞生之日起,便以其独特的功能和效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高速公路的出现在现代交通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发展状况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改革城市医疗卫生服务递送体系的战略性举措。在政府的积极倡导下,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各个城市都在进行不
大众传媒作为城市的社会现象,自城市社会学诞生以来一直是社会学所关注的研究对象之一,而另一方面,族群关系的和谐与否,已是长久以来一直影响国家发展的重要论题。作为主流文化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分配机制等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导致社会利益的分化,社会阶层结构出现颠覆性的调整。不同社会群体社会地位的升降、外延的扩张和收缩、收入和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