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侦查措施中公民隐私权保护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ZI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跨地域、跨国境的交流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犯罪行为的隐蔽化、智能化、组织化、科技化趋势增强,犯罪呈现出比以往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原有的被动型侦查措施已经不能适应新犯罪形势的需要,技术侦查措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伴随着在侦查犯罪中取得的强效性成果,天生具有隐私权侵犯性的技术侦查措施引起了人们对隐私问题普遍性的担忧。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以牺牲公民隐私权为代价,要求我国立法对技术侦查措施进行严格规制。但是,现行立法对其规定的不完善,制度规范不周密。如何对技术侦查措施进行立法规制,平衡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以保护公民隐私权为角度,综合我国相关立法规范分析,我国技术侦查措施呈现出适用次数缺乏监督、忽视非法证据的处理、缺乏外部监督机制、缺乏权利救济机制等诸多不足。技术侦查措施立法规范的粗疏,难以符合我国刑事诉讼领域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平衡的要求。通过借鉴国外相关立法规范,为我国技术侦查措施的相关立法做出完善构想。笔者主要从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期限监督、非法证据的严格处理、建立外部监督机制与增加权利救济机制四个方面做出立法完善,以期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达到最佳平衡。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迅猛进步,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改善,产品种类也日益繁多。在人们享受产品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由产品缺陷所引发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缺陷
所谓诉讼诈骗,是指行为人为了达到其非法目的,以提起诉讼为手段,作虚假陈述、提供伪造的证据或者串通证人提供伪造的证据,欺骗法院作出错误判决,严重扰乱人民法院的正常审判秩序的
士人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精英群体。士人要有文化知识,有一定的道德修养,以“尚道”、“卫道”为人生理想,追求“内圣外王”的至高境界。士人在传统社会中占据着非常重
非法是刑法中的高频词汇,具有丰富的内涵。我国刑法在立法上没有对非法予以明确的界定,理论界也极少从刑法角度对非法进行研究。因此全面准确理解和研究非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