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船体焊接变形仿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50000T多用途船货舱双层底结构焊接变形预测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jiangbo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焊接是船舶制造最主要的加工手段,焊接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船体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而焊接变形又是焊接过程中最难控制的一环。焊接变形的存在不仅造成了焊接结构形状变异,尺寸精度下降和承载能力降低,而且在工作荷载作用下引起的附加弯矩和应力集中现象是船舶结构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船舶结构疲劳强度降低的原因之一。因此,对焊接变形的预测及控制已成为船舶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对于大型船舶结构,采用传统的热弹塑性理论建立三维实体单元模型来模拟焊接过程需要消耗巨大的计算机资源,目前只适用于焊接接头及较小结构的焊接行为力学分析。将固有应变预测法作为一种近似的手段引入焊接变形的数值模拟,是一种相对快速且有效的预测大型复杂结构焊接变形的方法,同时能够获得有一定准确度的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值,为反变形量(补偿量)的计算提供了有力工具,即将预测所得的有关数据供焊接工艺设计时选择参照,并确定实际生产时的预留变形量,以确保船舶结构的焊接精度和质量,其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但值得一提的是,固有应变预测法是建立在固有应变数据库的基础上的,这个数据库是准确预测焊接变形的前提。  除了上述的固有应变预测法,采用基于热弹塑性理论的3D板单元方法对大型复杂结构的焊接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也是一种有效地近似计算方法。并且3D板单元热弹塑性有限元法仅需较少的计算时间且在焊接变形量预测上具有较高的精度。  本文以生产中的50000T多用途船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固有应变预测法和3D板单元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分别对该船货舱双层底分段进行焊接变形的预测,并将这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相比较。固有应变预测法首先是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实测,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得到一个简化的以板厚为参数的固有应变计算公式,然后基于该公式和经验结果建立了船体结构焊接的固有应变数据库,接着运用基于固有应变法和弹性有限元分析的焊接变形专用预测软件 WSDP对该50000T多用途船的第6货舱双层底1C14P/C/S分段结构的焊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预测其焊接变形,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而3D板单元热弹塑性有限元法则尝试采用3D板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考虑板单元的热弹塑性,运用大型商用软件ABAQUS,对同一货舱分段结构的焊接过程进行模拟,并将该计算过程、结果与固有应变预测法的计算过程、结果及实测数据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固有应变预测法所计算的结果与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的吻合,这将有利于完善修正固有应变数据库,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该固有应变数据库和简化计算公式的实用性。基于固有应变法的专用焊接软件 WSDP能够较好的实现对大型船体结构焊接变形的预测,为确定焊接补偿余量、实现精度造船提供了有力工具。同样,3D板单元热弹塑性有限元法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精度的结果,为预测大型复杂结构的焊接变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国内外中低压配电网广泛的采用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来保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电能质量需求和环境影响等多方面的要求,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快速的发出报警信息并选择出故障线路变得尤为重要。虽然,现在已有很多的选线报警设备应用在系统中,但是实际的运行效果不是很好,选线准确率一直不高。本文针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时的特点,在总结分析了前人选线采用的方法和故障
磁阻式四端口机电能量变换器在传统电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转子,演变成双机械端口和双电气端口的新型电机。其特点是外转子为内外双凸极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并且具有恒功率范围宽的优点。但与此同时,由于其结构上的特殊性,内外电机绕组产生的磁场相互影响,也使得这种变换器产生了许多复杂的问题,比如电机内部的磁场耦合问题、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法问题等等,这都与传统电机的控制存在很大的不同。而现阶段,如上问题的研究却
聚变能被认为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最有希望的方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性束注入(neutral beam injection,NBI)加热技术就是利用高能的中性粒子束注入反应堆,将等离子体加热
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是当前材料科学研究的焦点,碳纳米管能够起到增强复合材料的一个关键因素是传递荷载的接触界面,深入探讨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界面应力传递规律将对其发
风电发展迅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未能与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同步。三北地区风资源丰富,风电规模持续扩大,电网运行负担较重,亟需合理分析、评价、管理和控制风电发展情况,并及时解决风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高电网对风电消纳的适应性,扩大风电并网容量,引导区域风电健康有序发展。本论文聚焦三北地区弃风严重的问题,进行风电发展对电网运营影响分析模型的研究。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首先通过风电发展对电网运营的影响和
暂态振荡是一种常见的电能质量问题,但由于它的短时性而被人忽视。如今,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各种电子设备的更加敏感,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暂态振荡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所关注。本文利用小波变换结合加窗傅立叶变换实现了暂态振荡频率的测量,而且对加噪的信号通过小波消噪仍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频率测量;利用PSCAD软件建立一个产生暂态振荡的系统,用能量法和积分法对暂态振荡定向,
高压辅助电源的供电是高压直流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的目的是在已知存在的高压辅助电源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高压辅助电源解决方案。  高压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