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物质联合表皮干细胞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与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ang_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表皮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及其生物特性,观察P物质联合表皮干细胞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与神经再生的影响,为糖尿病创面的修复提供一种新技术方法,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1)SD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 STZ,65mg/kg)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分别取成模糖尿病和正常大鼠背部全层皮肤,采用胰蛋白酶和乙二胺四乙酸联合消化法分离表皮,Ⅳ型胶原黏附法纯化培养表皮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和细胞克隆形成,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计算克隆形成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K19、β1-integrin阳性表达,图像分析软件测定阳性细胞的积分吸光度(IA)值。2)取成功建模的糖尿病大鼠48只,于背部脊柱两侧以特制打孔器致直径1.8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每只大鼠四个创面用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四组(A组:表皮干细胞+P物质组;B组:表皮干细胞组;C组:P物质组;D组:单纯羊膜对照组)其中A、B两组分别用羊膜负载的表皮干细胞移植修复;A、C两组分别于移植后在创周及创中注射10-7mol/L的P物质250μ1,B组和D组同等条件下注射P物质溶剂作对照,每日2次,连用4天。动态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情况;创面组织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Ⅰ型胶原、Ⅲ型胶原、PGP9.5和P物质染色观察创面胶原变化与创面神经再生情况。结果:1)糖尿病组大鼠表皮干细胞原代贴壁数量较少,其克隆形成率为7.43%±1.2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5.37%±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表皮干细胞的K19、β1-integrin均呈阳性表达,糖尿病组阳性细胞的IA值分别为86.17±10.54、26.35±7.63,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60.31±36.52、59.46±1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B、C和D组相比较,A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皮肤组织中Ⅰ型、Ⅲ型胶原含量明显增多。A、C两组创面组织中有大量PGP9.5和P物质阳性表达神经纤维再生,部分神经纤维末梢向表皮延伸接近表皮组织。B、D组仅见创面组织深层有少量PGP9.5和P物质阳性神经纤维组织表达,未见神经纤维末梢向表皮延伸。结论:1)在本培养体系条件下能成功的分离培养糖尿病大鼠表皮干细胞,其体外增殖能力较正常皮肤增殖能力弱,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创面难愈的重要因素之一。2)联合应用外源性SP和表皮干细胞可有效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与神经再生,为糖尿病创面的修复提供一种新技术方法,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知识产权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已经毋庸赘言。然而,我们看到虽然不断通过改进立法、加强执法、完善司法等一系列手段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但是,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依然大量存在。这
泛发性色素异常症(dyschromatosis universalis,DU)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较为少见.现将笔者所见1例报告如下.
背景:颈椎病是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年轻白领人群的逐渐增长,高负荷工作压力及伏案工作时间的延长,颈椎病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社会病。其主要表现可有颈部疼痛不适、上肢酸胀麻
<正> 在国外就英语作为外语教学来说,人们特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一,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认为,英语教学应当溶入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准则和价值观念,旨在培养双语和双重文
<正>一、问题概述小林(化名)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父母在外工作,早出晚归,对小林的关心甚少,很少主动了解小林心里的想法。他从小喜欢吃零食,经常趁爸爸妈妈不在时,拿几块爸爸
随着国家对青少年足球运动运的高度重视,我国青少年足球的开展迅猛发展。在青少年足球运动训练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重视技术、战术、身体素质的培养,而缺乏心理教育的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在非离子/阴离子复配乳化剂体系下,以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为核,甲基丙烯酸[2,3,3,3四-氟-2-(1,1,2,3,3,3六-氟-2-(
<正>正常孩子的偷窃孩子的偷窃行为有两种:正常孩子的偷窃和病态孩子的偷窃,两者不可混为一谈。,许多夏山的孩子直到某个年龄才会停止这种偷窃,但我们让他们自由地度过这段时
期刊
目的:探讨三黄油膏外敷治疗踝关节骨折术前肿胀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以来我院门诊、急诊收冶的共30例踝部骨折术前肿胀疼痛不退患者,借助中央随机系统,随机分为试
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环境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分配,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进口贸易转移本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污染,另一方面,通过贸易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