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某地区成人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常见慢性病关系的现况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8899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马鞍山市花山区人群的睡眠情况及慢性病的患病现状;2.探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与慢性病的关系,为通过改善人群的睡眠质量,从而提高慢性病的防治效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1.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马鞍山市花山区2780名18岁及以上的人群进行面对面调查,回收2700份,其中有效问卷2624份,有效率达到97.2%。2.采用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被调查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睡眠情况和慢性病的患病状况进行调查。3.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人群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定。4.利用Epi Data3.1及SPSS16.0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睡眠质量和慢性病的相关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索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慢性病患病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对慢性病影响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及交互效应大小。结果:1.调查人群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CHD)和脑卒中的患病率依次为19.74%、7.47%、6.10%、1.79%和1.49%。2.本次调查对象中,睡眠障碍有186例(7.09%),睡眠良好有2438例(92.9%)。女性PSQI总分得分高于男性(Z=-3.456,P=0.001)。其中,高血压组、糖尿病组、高脂血症组、脑卒中组和CHD组PSQI总分得分均高于非高血压组(Z=-5.966,P<0.001)、非糖尿病组(Z=-2.858,P=0.004)、非高脂血症组(Z=-5.212,P<0.001)、非脑卒中组(Z=-3.284,P=0.001)和非CHD组(Z=-5.268,P<0.001)。3.PSQI评分与慢性病进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CHD与入睡时间呈正相关(P<0.01),与睡眠时间呈负相关(P<0.01);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CHD与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PSQI总分各方面均呈负相关(P<0.01)。4.睡眠质量和慢性病患病率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混杂因素后,仅有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方面进入高血压最终的方程;入睡时间和睡眠效率方面均进入高脂血症最终的方程;仅有催眠药物方面进入脑卒中最终的方程;仅有睡眠质量方面进入冠心病最终的方程。5.单独的睡眠时间过短和睡眠质量较差都不能增加社区成人高血压、糖尿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却均能增加冠心病的患病风险,而单独睡眠时间过短能够增加高脂血症的患病风险,单独睡眠质量较差却不能。6.分析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对慢性病的交互作用发现,睡眠时间过短合并睡眠质量中等或较差时才能显著升高高血压的患病率;睡眠时间过短合并睡眠质量中等可以促进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升高;睡眠时间过长合并睡眠质量较差能够显著升高冠心病的患病风险。结论:1.马鞍山市花山区成人中几种常见慢性病患病率最高的为高血压,其余其次为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2.社区成人中存在睡眠质量相关问题。3.社区成人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与慢性病患病率均有关,且两者的交互作用与慢性病的患病风险也有关。
其他文献
利用电喷雾电离质谱研究了在气相条件下18-冠醚-6与20余种天然氨基酸及其异构体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定性结果表明,在气相中18-冠-6可以与氨基酸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颐1的非共
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是其数学学业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272名壮族初中生的调查发现:壮族初中生的数学认识信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数学知识结构性
目的 :通过分析美罗培南使用情况和耐药现状,为进一步规范美罗培南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抽取我院2016年所有使用美罗培南的病历482份,根据抗菌药物
目的研究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心肌酶谱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Langendorff离体心灌注模型平衡30 min,给予停搏液使心脏停跳9
要深入读解小说的情节突转,可以建构“眼前”“心上”和“意外”三个层次的阅读框架,细化相应的阅读方法,才能促进“小说意义”和“读者意义”的融合,提高小说阅读的价值。
蓝、白、红是法国国旗的三种颜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根据法国国旗三种颜色的主题创作了电影《蓝》、《白》、《红》三
"健康中国"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各地各校在推进健康教育、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方面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健康教育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仍然突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