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国内外旅游气候舒适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冬季避寒旅游这一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利用气候数据,结合GIS技术、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分析我国低纬度地区冬季避寒旅游气候舒适度与气候舒适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将其与热点城市的旅游资源丰度结合,对各热点城市避寒旅游类型进行划分,分析各热点城市避寒旅游发展潜力。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冬季平均气温大致呈自南向北递减的纬向变化特征,同时,沿海省份也呈现出自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变化特征,研究区冬季平均气温在8.46℃~22.58℃之间。研究区冬季平均风速受海风的影响呈现出自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变化特征,各地区冬季平均风速在0.74m/s~4m/s之间。研究区地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热带季风气候区,由于季风所带来的降雨的影响,相对湿度明显与雨带相一致,研究区冬季平均相对湿度较大,在69%~84%之间。日照时数的长短与降雨、海拔高度有着很大关系,研究区各地冬季日照时数差别较大,在194h~720h之间。(2)从温湿指数来看,研究区一月份偏冷地区范围比十二月份大,没有偏热地区,气候舒适地区较十二月份分布范围有减小趋势;二月份研究区舒适范围为冬季最大。从风效指数来看,冬季海南三亚、云南景洪等地区偏热,广西桂林、福建泉州等地区偏冷,其余大部分地区都为气候舒适区。(3)从气候舒适度来看,从时间上看,研究区二月份气候舒适度最高,舒适度均值为7.41,十二月份次之,一月份气候舒适度最低,为6.99,研究区冬季气候舒适度均处于舒适等级;从空间分布看,云南元江河谷、西双版纳州,广西沿海,广东东部、南部沿海及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区适宜开展避寒旅游。从气候舒适期来看,从时间上看,研究区一月份气候舒适期最长,舒适期均值为22.7天,十二月份次之,二月份气候舒适期最短,为16.8天;从空间分布看,云南西南部,广西西南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气候舒适期较长,气候舒适期较短的地方分布在广西北部。(4)本文选取24个避寒旅游热点城市,并将其分为沿海型和内陆型两类,分别对热点城市的气温和日照时数进行分析。从气温要素看,海口的冬季平均气温18.8℃,为沿海型城市中气温最适宜避寒旅游地。景洪的冬季平均气温17.8℃,为内陆型城市中最适宜避寒旅游地。从日照要素看,三亚冬季日照时数共计528.3h,为沿海型城市中最多;思茅冬季日照时数共计641.7h,为内陆型城市中最多。从气候舒适度与气候舒适期的角度来看,24个热点城市中最适宜开展避寒旅游的城市分别为瑞丽、思茅、景洪,北海,海口。(5)较高的舒适度和较长的舒适期是开展避寒旅游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游客冬季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关键。但是旅游活动还要考虑到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旅游资源丰度较高的城市分别为桂林、广州、清远;旅游资源丰度较低的城市分别为珠海、思茅、阳江。(6)结合气候舒适期与旅游资源丰度,对热点城市避寒旅游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将24个城市避寒旅游划分为六种类型。其中,厦门、景洪、广州、南宁4个城市为高资源-长舒适型,为冬季避寒旅游的典型代表。桂林为高资源-短舒适型的典型代表,此类型旅游资源吸引力高,但气候舒适期短。珠海、阳江、海口、瑞丽、思茅5个城市为低资源-长舒适型,此类型城市气候条件优越,但旅游资源相对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