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民居生态思想与现代居住环境设计实践的契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aojack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以来,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质量急剧恶化,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威胁。其根本原因在于在生态自然观上人与自然的对立。居住建筑是人类活动最早的产物,由人类的生存的需要而产生。居住环境是人与自然接触的界面,居住环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人与自然关系。居住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是否协调发展,短期内关系到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长期内关系到居住环境的优劣,是设计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文从生态自然观和居住环境设计两个层面对传统和现代进行分析阐述,主要内容与创新点如下:1.居住环境是人与自然接触的媒介,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环。居住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协调发展是营造和维护良好居住环境的前提和根本。居住环境设计受自然观和生态观的影响和指导,并是其在实践层面直接反映。本文重新认识和研究中国传统朴素的自然观和生态观,并将其与现代生态思想进行对比研究,证明了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生态观与现代生态思想间存在内在契合。传统自然观和生态观是人类社会早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直观、朴素的认识,现代生态思想基于现代科学,具体和深入的阐释生态系统的产生和运行机理,是传统自然观和生态观的细化和深化。研究传统与现代思想在自然观和生态观上的契合的现实意义在于启发和重构现代居住环境设计者的价值和思想基础。2.我国传统民居是先民在应对自然社会各因素在长期的居住环境设计和营建实践的产物,是传统农业社会实现舒适居住环境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相统一的典范,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自然生态观的实践,是设计现代生态居住环境的珍贵范本。传统民居的现代价值不仅在于其具体的实践措施,更在于其通过这些实践总结的典型经验和生态设计理论。本文在对文献资料和实物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选址与布局、材料构造和建筑设计等方面对我国传统民居的生态经验进行重新阐释,在实证基础上对现代居住环境设计的相应方面进行了比对研究,分析论证了传统与现代居住设计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契合及设计形态和实现技术上的发展,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民居设计生态经验,设计自然、经济与人的需求间相互协调的现代居住环境提供了可借鉴的思想方法。
其他文献
从古至今以来山地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无数人民所向往的地方,同样山地也是自然界不可多得宝贵的财富,源源不断的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提供资源。在城市建
本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研究主旨、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第二章是环境设计的趋同现象,介绍了趋同现象的原因、表现以及针对环境设计趋
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通信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竞争从对个别市场的抢夺演变为对中高端客户的抢夺。D移动公司庞大的中高端客户群体出现了大起大落的变动情况,为进一步
农村居民点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其空间变化受到区位、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农村居民点有其地域性,从自然屯研究尺度出发,分析喀斯特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变化特征,探究各影响因素与其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识别对其变化产生影响的主导因素,对促进生态环境脆弱区农村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平果县为研究区域,以划分的自然屯作为研究单元,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指数,从规
本文研究民族情感化的审美心理与包装设计的关系。力求从心理学、设计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和层面上来探讨民族化的设计倾向对包装创意的沁润和影响。通过对时代、社会、
大遗址是构成世界古代文明史迹的主体,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将遗址更好地展示给公众,促进公共鉴赏,是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实现大遗址保护的关键。中国古建筑
运动控制技术的发展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现场总线运动控制系统是当前运动控制系统应用的主流,基于现场总线的网络化运动控制系统布线简单,系统柔性高,易于扩展与复用,便
在香港电影越来越屈服于娱乐和恶搞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有志向的香港导演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拍摄符合自己精神追求的电影,彭浩翔就是其中的一员,从他的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热爱
【正】本文于2010年3月发表在《J Proteomics》。Klinefelter综合征是1种性染色体异常疾病(染色体数为47,XXY染色体组型),几乎1000个活产男婴就有1个发病。研究者选取12份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服装业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三维人体的测量、电脑CAD打板等技术的发展都预示着一个全新的自动化的服装业正在蓬勃兴起。服装的设计、打板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