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多重耐药HBV毒株的进化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过程中多重耐药乙型肝炎病毒(HBV)株的演变规律及多重耐药形成机制。方法1)706例接受NAs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疗效不佳的CHB患者,对其血清HBV DNA进行PCR扩增后直接测序,分析其RT区序列特征;2)准种分析采用“PCR-克隆-测序”方法,对5例临床资料完整、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患者的15份血清样本进行研究。并对其中4例患者连续血清样本进行动态监测,分析不同时间点血清标本HBV毒株准种特征。结果1)在不同NAs单药、序贯或联合治疗CHB过程中疗效不佳的706例患者中发现多重耐药25例。总的多重耐药检出率为3.5%,其中,LAM、ADV双重耐药检出率为72%,LAM、ADV、ETV三重耐药检出率为28%;2)多重耐药的出现不仅可导致病毒学反弹、生化学突破、肝炎复发,还可引起肝衰竭导致患者死亡;3)克隆分析发现准种的进化过程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①在序贯治疗过程中,患者体内准种可由对单药耐药克隆进化到单药耐药克隆和多重耐药克隆的混合克隆;②序贯治疗过程中准种从单药耐药克隆全部演变为多重耐药克隆;③在药物的选择压力下,患者体内准种可由多重耐药克隆为主联合单药耐药克隆的混合克隆进化到以复制能力更强的单药耐药克隆为优势准种。4)根据准种特征,3例多重耐药患者采取ETV+ADV挽救治疗,血清HBV DNA水平于12周内降至检测水平以下。结论1)NAs单药、序贯或联合治疗过程中均可诱导多重耐药株的出现;2)多重耐药株的出现不但可导致病毒学突破,还可引起肝衰竭导致患者死亡;3)克隆分析可发现各种耐药类型的HBV毒株,多位点联合变异可出现在同一HBV DNA基因组上;4)HBV准种动态变化过程可能与药物选择压力、病毒复制能力、复制空间有关;5) ETV+ADV挽救治疗方案可能对部分多重耐药患者有效。
其他文献
以电解锰渣、滑石为主要原料,添加适当的铝矾土和石英,在1 100~1 200℃温度内成功制备了钙长石、顽辉石陶瓷。实验发现,单相钙长石陶瓷在1 140℃以下就能生成,复相钙长石/顽
传统切削加工不考虑切削加工的物理过程,认为刀具运动的包络面就是加工后零件的最终几何形状。而实际切削加工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加工过程中工件内部的应力场、温度场、金
SARS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第一例于2002年12月16日发生在中国广东,之后很快在内地和香港传播,最终在全世界蔓延。SARS是一种由新
针对孤独症儿童的视觉学习优势,以视觉支持为特征的社会故事绘本教学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该方法对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的干预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本研究选取三名孤独症儿童为研
海峡的渡船从下关的唐户出发不到10分钟就能到达门司港。最狭窄的地方只有650米,虽说是海峡,其实更像条河流。早春的黄昏临近了。随着渡船前行,暗绿的海色与山峦间渐渐有建筑浮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弥散分布在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好发于乙状结肠与直肠的复杂疾病[1-2],临床以腹痛、腹泻及黏液血样便为主要特征。UC的发病原因和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政策引导和广阔的市场需求潜力都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在社
现代奥运会已经超越了体育竞技的范畴,成为人类社会一个世界性的经济、文化盛会.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有效的组织管理工作.有效的物流管理是提高奥运会组织管理效率,保障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