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柔性电子封装的抗疲劳拉伸PDMS薄膜工艺及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c0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柔性电子因其独特的柔韧性、便携性和轻量性等优点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但其中有机功能材料和金属电极等易被水汽侵蚀,造成器件性能急剧下降。薄膜封装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但仍存在热致屈曲失稳及高阻隔性与高柔性难以兼容的难题。本文基于有限元参数化分析,发展结合Si O2纳米粒子掺杂和Al2O3基原子层渗透(ALI)技术的抗疲劳拉伸PDMS薄膜封装层制备方法,主要工作如下:针对封装层由于膜基热力学参量不匹配而引起热致屈曲失稳难题,以理想界面的硬质薄膜/柔软基底层合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膜基结构热致屈曲失稳的临界判定准则。进一步利用Abaqus软件建立膜基结构热致屈曲失稳模型,在结合数值计算和实验测试论证模型准确性后对其失稳特性分析,发现降低柔性基底热膨胀系数(CTE)可显著提高热致失稳临界荷载,为下一步封装薄膜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上述分析,通过Si O2纳米粒子掺杂降低了PDMS基底CTE,改善了膜基结构的热致失稳现象,并为后续Al2O3渗透引入活性位点。针对封装层高阻隔性与高柔性无法兼容难题,进一步开发Al2O3基ALI填充工艺,并结合石英晶体微天平原位监测及详细阐述Al2O3基ALI工艺在PDMS/Si O2复合基底上的“成核-填充-覆盖”生长机理。基于此制备的PDMS薄膜封装层具备高弹性、高透明和低渗透率,其阻隔性能经疲劳拉伸应变(~1%)测试后仍达到10-3 g/m~2/day量级。封装层应用于柔性量子点图案化显示时,在极端水浸泡条件下半衰期超过2400小时,为现有报道最高水平6倍以上。
其他文献
机器人精细操作中,操纵器械与指尖间的接触状态感知至关重要,准确的器械位姿估计与接触变形重构是实现精准操作的前提之一。基于视觉的方法在遮挡、视角受限等情况下受限,触觉传感器的引入可以弥补其不足。视触觉传感器通过摄像头捕捉动态的接触图像解构获取接触变形、力等信息,具有高分辨率,高频响、低成本等优点,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但仍存在难以在紧凑的硬件中建立良好的光照环境,标定过程较复杂,未考虑不同位置光照的差异
学位
激光三角测量应用广泛,为了进一步拓展其应用场景,本文对其进行了扩程研究。传统激光三角测量量程和精度的矛盾难以克服,因此本文在利用光栅衍射实现CCD分段复用的基础上,提出使用棱镜正像的方法改善了光路,设计了一套大量程激光三角测量系统,该系统在大量程范围内具有较小的重复性测量误差。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详细分析了利用光栅衍射实现CCD分段复用方法的优缺点,针对其问题,提出了使用棱镜正像减小其光学像
学位
小装配高作为圆锥滚子轴承重要的装配尺寸,在圆锥滚子轴承的质量检测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小装配高的测量精度差,自动化程度低,难以满足轴承装配的需要。故本文展开了对圆锥滚子轴承小装配高测量方法研究,提高圆锥滚子轴承小装配高的测量精度;在轴承自动化装配生产线上,实现圆锥滚子轴承小装配高的自动测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以轴承外圈大端面为测量基准,测量轴承内圈小端面相对于外圈大端面的距离,即轴承
学位
轴承滚子是轴承中最薄弱的零件,承受了运转时的主要负荷,其表面质量直接影响轴承在复杂工况下的工作性能及寿命。在轴承滚子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微裂纹、划痕等缺陷,对轴承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有必要对轴承滚子进行100%缺陷检测。本文以我国使用广泛的GCr15高碳铬轴承滚子为研究对象,根据表面裂纹的不同走向,选择轴向及周向两种磁化方式,提出了基于复合磁化的轴承滚子表面微细裂纹漏磁检测方法。运用COMSOL有限
学位
相场断裂模型用全局弥散的标量相场近似描述裂纹,裂纹成核与扩展通过求解偏微分方程表征,无需对裂纹路径描述和对裂纹尖端追踪,在模拟裂纹分叉、多裂纹等复杂断裂问题时具有独特优势。首先,本文给出一种相场断裂模型的理论推导和有限元离散列式,并通过I型断裂和II型断裂相场模拟研究模型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参数将不同程度影响计算精度和效率。然而,相场断裂模型要求在裂纹区域进行精细地有限元网格剖
学位
钢丝绳作为牵引与承载的主要部件,其能否稳定可靠的运行,直接影响了人身财产和设备的安全。为保障钢丝绳安全稳定的运行,需对其进行定期或实时的漏磁无损检测。目前,钢丝绳漏磁检测仪都是离线运行的,不便于多检测地点终端的统一监测。因此,开展钢丝绳远程监测系统研究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钢丝绳损伤远程监测系统总体架构,并在分析终端机钢丝绳断丝信号特点基础上提出基于FIR滤波和希尔伯特变换的终端机钢丝绳检测信号处
学位
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具有功耗低、响应快、寿命长等优势,潜在应用十分广泛,具有非常重要的发展意义。基于激光-材料界面相互作用的激光转移技术可用于解决Micro LED巨量转移技术难题,然而其仍面临着芯片易损伤、转移精度差和巨量转移平台技术不成熟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双激光热驱微腔膨胀辅助转移工艺,对其工艺机理及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接近式转移工艺优化
学位
近年来,在复杂非结构环境中高效稳定地抓取不同物体的需求日益增加,并给现有刚性/软体机器人抓手带来了越来越大的挑战。然而,受限于刚性抓手的高刚度与低顺应性以及软体抓手较低的承载力与稳定性,现有机器人抓手仍然很难平衡输出力、顺应性与稳定性三方面的需求。一些结合了刚性与软结构的刚柔耦合抓手设计在近年来被提出,它们通过刚性与软结构的互相取长补短获得了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但它们仍然面临着狭窄的输出力范围,有
学位
光通信器件是光通信产品的重要组件,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光通信产品的性能。光通信器件一般由底座、光敏等各种贴片元件及金丝焊线组成。由于加工工艺、器件传送等原因,可能出现焊线的空间缺陷,这类缺陷人工检测难以准确判断。本文采用双目立体视觉的方法实现光通信器件焊线空间缺陷的自动检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光通信器件上各类贴片边缘提取困难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RCF的边缘提取网络,实现了立体视觉中左右图
学位
五轴数控机床运动复杂,运动件较多,各运动件间可能发生碰撞。使用五轴机床加工工件前,首先根据工件的形状生成刀路,之后针对特定机床和数控系统生成数控程序,最后还需在仿真软件上验证加工结果是否与设计模型相符以及是否有碰撞发生。目前使用的加工仿真软件大多为国外商业软件,我国亟需发展自主研发的加工仿真工具,以摆脱制造业对国外的依赖。本文基于ACIS造型引擎实现了一个五轴机床加工仿真系统,能够对用户自定义结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