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智能手机的出现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手机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为了增加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手机企业都不断追求产品质量与技术的创新,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这就导致了产品生命周期与备件生命周期的不匹配,当一代产品停产但消费者手里还在使用的时候,下一代产品又已经发布上市,每代产品之间零部件的替代性又很差,这时手机制造商就不得不想出一套方案来解决产品停产后的售后维修服务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售后服务市场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研究此问题,结果发现末次采购是解决该问题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手机服务性备件是手机制造商不得不在仓库中储存的手机零部件,以用来满足客户随时可能产生的手机维修需求,而手机服务性备件的末次采购是指手机制造商对那些由于技术更新等原因而面临停产的手机或零部件向供应商进行最后一次备件采购,用来满足那些已经停产但仍处于质保期内手机产品的维修需求。本文主要分析了 S公司所面临的末次采购问题,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服务性备件末次采购的相关研究,分析了 S公司现存的末次采购问题,根据末次采购点开始后产生的不同成本建立末次采购量模型。本文设计了三种末次采购量模型,模型一是只考虑手机制造商在末次采购阶段产生的成本,建立成本最小化目标函数;模型二和模型三是考虑在二级供应链系统中,以备件供应商与手机制造商在末次采购阶段产生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模型,其中模型二是一次性数量折扣契约下的末次采购量模型,模型三是可维修备件在回收情况下的末次采购量模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算了模型的可行性和优化性,为S公司计算出的末次采购量,从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服务水平,同时降低了成本。并在此基础上,为S公司手机服务性备件的采购决策提出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