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社会支持与学习动机和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学习动机在社会支持影响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学习倦怠的中介作用,从激发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学习动机的角度研究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为预防或缓解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学习倦怠感提供新的思路。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学习动机问卷》以及《学习倦怠量表》对国内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总计发放问卷230份,其中回收问卷216份,有效问卷18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0%。采用社会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和学习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然后,采用相关分析探讨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和学习倦怠两两之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验证社会支持影响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学习倦怠的学习动机中介作用模型。研究结果:(1)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社会支持和学习动机得分较高,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习倦怠得分较低,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社会支持在年级和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运动等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二级运动员的社会支持得分高于健将级运动员和一级运动员;学习动机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运动等级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二级运动员的学习动机高于健将级运动员和一级运动员,大一新生的学习动机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的运动员;学习倦怠在性别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运动等级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健将级运动员学习倦怠感高于一级运动员,一级运动员学习倦怠高于二级运动员。(2)从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上来看,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仅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人口学变量上则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主观支持在运动等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二级运动员主观支持要高于健将和一级运动员,在其他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从学习动机的四个维度上来看,求知兴趣和能力追求在各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声誉获取在运动等级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异,大三、大四的运动员声誉获取要高于大一、大二运动员,健将和一级运动员声誉获取要高于二级运动员。利他取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运动员显著高于男与动员,在其他人口学变量上则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从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来看,身心耗竭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男运动员身心耗竭感高于女运动员,大一、大二的运动员身心耗竭感高于大三、大四的运动员;学业疏离在性别和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运动等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健将和一级运动员的学业疏离感高于二级运动员;低成就感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运动员成就感低于女运动员(3)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在以社会支持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中,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有负向的作用,社会支持对学习动机有正向的作用;在以学习倦怠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中,学习动机对学习倦怠的负向作用显著,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的负向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1)高年级与高等级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社会支持和学习动机高于低年级与低等级运动员;高等级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倦怠感高于低等级运动员。(2)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社会支持、学习动机和学习倦怠存在内在关联性,具体表现为社会支持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减缓学习倦怠。(3)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学习动机在社会支持影响学习倦怠感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即社会支持通过学习动机影响学习倦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