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语课堂口语能力培养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t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西班牙语以使用人数为标准,是世界上仅次于汉语和英语的第三大语言,被各国人民广泛学习使用。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西语教育事业也开始蓬勃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建立西班牙语专业,接收本科生。西语人才在国内市场的需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考生报考。学习西语,对他们来讲,意味着一个找到更好工作的途径,会为他们带来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这种西语学习高潮自然会促进西语教育事业在国内的发展,但也同时带来了很多问题。西语本科专业在越来越多的高校里面建立起来。但针对中国学生的语言教育仍欠缺很多。根据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研究所得,语言是一个系统,听说读写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是语言学习的重点。人们常说语言代表文化,即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西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与我国大相径庭,两种不同的文化不断碰撞,是每个外语学习者必须要面临的难题。西语国家的人民,热情开朗,豪放健谈。中国受主流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性格内敛,沉稳多才。中国的传统主流影响主要有三个:儒家思想,佛教,道教。这三种传统文化,深深的扎根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中。而这三种文化没有任何一个强调了表达的重要性。他们强调的是规范自己的行为,成为更好的人。口语表达的锻炼与提高甚至与传统文化所宣扬的内敛智慧相悖。历来,中国的外语学习者,与其深厚的读写功力相比,听说的掌握能力更加欠缺。中西方根深蒂固的文化撞击成为中国人学习西语口语的巨大障碍,对于口语能力培养和锻炼造成了很多消极后果。外教普遍反映,中国的西语课堂氛围沉闷,大家并不善于积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互动不积极,也会导致口语锻炼不足。另外一点,与中国人的思维定式有关,就是机械性记忆的学习方法被普遍应用到外语学习,使西语学习者在口语学习中难以突破固有模式,这也是一大屏障。其三,也是普遍应用于外语教育的学习方法,即以语法翻译为基本框架的中国化模式,这种模式死板,缺少灵活性,也给口语学习带来了不小的困难。针对中国学生面对的困难重重的口语学习,学者和教师也在不断探索改进创新的教育方式。这在《现代西班牙语》新旧教材的对比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西语教学在逐步倾向交流与口语锻炼。笔者为了解中国学生西语课堂上的口语学习问题,特针对三所西语专业在校本科生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说明,学生们对于口语学习的重视是有的,但是对于口语锻炼和学习技巧还缺乏认知,比较茫然。面对口语学习的一系列困难,笔者提出了一些在课堂上应用的解决方案,例如重视发音,引导学生做角色扮演,组织演讲比赛,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质量等等。
其他文献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的方法。色谱条件为:以ODS C18柱(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乙睛-水(20:80,V/V,含0.5‰甲酸)为流动相,流速1mL/min,
外科手术是治疗人类大多数疾病的方式之一,然而手术必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如何尽可能地减少手术创伤,是所有外科医生一直追求的目标。
目前临床上对于妊娠死胎引产首先会采取催产素引产,若引产无效时,一般改用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引产,但催产素和利凡诺引产均会引起宫缩迟缓,往往引产时间较长,需要密切关注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