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绥宁县森林资源结构优化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alisa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人类和动物生存繁殖、休养生息的重要场所,是地球上除海洋生态系统外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资源结构的合理性决定了森林资源的发展方向,因此,针对现阶段森林资源结构存在的不合理因素,研究森林资源结构的优化问题,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本文根据森林资源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提出以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的建模方法,以湖南省绥宁县森林资源数据为例,对整个县的森林资源结构分林龄、林种和树种进行优化研究。通过模型运算将各种森林资源结构模式下的森林资源变化结果进行量化,对量化的值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综合考虑,得出绥宁县森林资源结构优化模式。结果表明:用材林在轮伐期为40年、择伐周期为15年、择伐强度为30%、间伐周期15年、间伐强度15%的采伐方式下,通过采伐优化用材林林龄结构,会使用材林在预测的15年后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顾的最佳状态,实现对林龄结构的优化;通过实地调研将绥宁县分为三个区域,在三个区域中分别将疏林地优化改造成种植马尾松和杉木的工业原料林区、种植楠竹的竹林生态区和种植油茶的经济林区,会使林地、林种和树种结构优化改造的面积在预测的15年后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对林地、林种和树种结构的优化。
其他文献
本文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毛竹根尖细胞游离Ca2+的分布及其浓度变化情况,并通过EGTA、LaCl3、heparin、CPZ、caffeine和CaCl2处理,研究了钙信号对干旱
以典型黑土区耕地和14a、23a、50a生落叶松人工林表层土壤(0-20cm)为研究对象,通过混合土壤和不同粒径干、湿筛团聚体中蔗糖酶、β-D葡萄糖苷酶、磷酸酶活性及易氧化有机碳组分
为了探讨泡桐顶芽死亡的生物季节学特性,本文以1年生的毛泡桐盆栽苗为试验材料,利用DAPI染色、DNAladder等技术研究了泡桐顶芽死亡与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关系;以1年生的毛泡桐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