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脂南极磷虾粉降血糖肽的酶解制备及活性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bfx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所以人类急需开发有效的降血糖产品。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是依靠节食和药物,其中药物都是人工合成的对人体有相应的副作用。从天然原料提取的DPP-IV抑制肽具有无毒副作用、降血糖效果好、人体易吸收等优点,已成为研究的重点。脱脂南极磷虾粉是南极磷虾经磷虾油提取后剩余的副产品,含有丰富的高质量的蛋白质。脱脂南极磷虾粉产量巨大并且价格低廉使其具备了较强的利用价值。目前对南极磷虾的研究较多,而对脱脂南极磷虾粉这种新型蛋白源的研究较少,高效利用脱脂南极磷虾粉中的优质蛋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以脱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通过酶解制备DPP-IV抑制肽,并进一步分离纯化、研究其功效和作用机制,为脱脂南极磷虾粉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的应用思路,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以DPP-IV抑制率为指标筛选出了复合蛋白酶为最佳用酶;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优工艺参数:酶解时间6.0 h、料液比6.12:1、酶添加量0.07 g/g(原料)(4.8×10~3U/g(原料)),预测值为47.99%。验证性实验得到的实验值为48.12%,证明优化模型可靠。(2)利用凝胶色谱对脱脂南极磷虾粉复合蛋白酶酶解产物进行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表明小于3 k Da的组分占97.68%。利用截留值不同的超滤膜对脱脂南极磷虾粉蛋白酶解液进行分离,得到小于3 k Da的C4组分,其对DPP-IV抑制活性最高,在浓度为30 mg/m L时达64.8%。C4组分经Sephadex G-15分离得到的3个组分中C4-2对DPP-IV抑制率最高,在浓度为0.2 mg/m L时达42.0%。C4-2组分被RP-HPLC进一步纯化,又得到3个组分,其中C4-2-3组分对DPP-IV抑制活性最强,在浓度为0.2 mg/m L时,达77.84%,比C4-2组分的DPP-IV抑制活性高出近2倍。(3)通过LC-MS/MS对C4-2-2和C4-2-3进行多肽序列测定,结合DPP-IV结构特点、含量及数据库比对固相合成DPP-IV抑制肽(LAPPRGSL、VDLRSAWP、SEDVHPQA、FAGDDAPR、EDAVPPPQ、RELKPARP和EYPDKRPM),纯度达98%以上。体外检测其DPP-IV抑制活性,结果表明FAGDDAPR对DPP-IV的抑制活性最高,LAPPRGSL次之。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DPP-IV抑制肽(FAGDDAPR和LAPPRGSL)与DPP-IV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究,模拟出FAGDDAPR和DPP-IV、LAPPRGSL和DPP-IV的结合方式,其中FAGDDAPR与DPP-IV结合能最低,结合的最好,它们与DPP-IV酶活性位点上的氨基酸残基形成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抑制功能。(4)对C4组分进行了性能检测,结果表明该组分总氮和多肽含量分别为8.15±0.05%和76.04±2.68%。其体外DPP-IV抑制活性的IC50为15.39 mg/m L。测定该组分的分子量分布显示大部分在1 k Da以下,属于小分子肽。经过胃肠道消化模拟发现C4组分被胃肠消化后DPP-IV抑制活性都有所下降,但相比胃消化的组分,经肠消化后的活性又有所上升。LAPPRGSL经胃消化活性基本没有变化,经肠消化后对DPP-IV抑制活性增强,FAGDDAPR和RELKPARP经胃肠道消化后,对DPP-IV的抑制活性被破坏严重。斑马鱼实验证实C4组分在浓度1000μg/m L时有明显的辅助降血糖功效;在浓度250μg/m L时有明显降血脂功效。
其他文献
直肠给药作为中医传统外治方法之一,历史悠久,随着我国中医现代化的深入研究,中药直肠给药制剂在提高药效和稳定性等方面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介绍中药直肠给药常用剂型并以“中成药”“栓剂”“直肠给药”“灌肠剂”等为关键词系统检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国产药品数据库、药智数据库、CNKI近二十年来我国公开发表的关于中药直肠给药制剂研究的文献,整理NMPA批准上市中药品种的数量、剂型、用药说明及疾
期刊
(一)炎性小体(inflammasome)是细胞内的一种多蛋白复合物,可以介导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的激活,从而促进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IL-18(interleukin-18,IL-18)的成熟与分泌;同时,活化的Caspase-1还能触
学位
全氟辛烷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是一种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难降解,具有毒性和生物蓄积性,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本实验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水中PFOS,研究了PFOS在漂浮植物水芙蓉(Pistia stratiotes)、浮萍(Lemnaceae)和食植动物蚜虫(Aphidoidea)体内的蓄积情况,以及PFOS胁迫下水芙蓉
学位
河口生态系统涉及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人类圈等多个圈层要素的相互作用,是生态交错带研究的典型系统。良好的河口生态系统可以带来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使得本地区生态系统高度敏感且不稳定。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大大增强了诸如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质退化等多种生态和健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河口地区水环境安全状况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有关河口地区水污染防治与管理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热衷的热
学位
大型底栖海藻及其碎屑会发生分解会有很多营养物质释放出来,主要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状态,即胶体态、溶解态和颗粒态,它们又会再次进入到自身生态系统或周边生态系统所在的物质循环圈内;其他部分会被带入到沉积下来的物质中,被封存起来,或者被慢慢腐解掉,形成一个富含磷、氮、碳的物质库。控制海藻分解速率最关键的一项因素是温度,主要通过对微生物酶活性与数量具体进行。光照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照强度对海洋的初级生
学位
水体富营养化一直是世界性的水体污染问题,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主要是水体中的营养元素过剩堆积。而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元素主要为磷、氮元素[1]。所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就是控制和去除水体中过量的氮和磷[2]。目前,采用组合技术同时控制沉积物中磷和氮的释放逐渐为广大学者所推崇。而组合技术的应用需要考虑各类材料之间相辅相成的作用,以及其经济适用性和环境友好等方面。吸附法一直是快速有效控制沉积物中氮磷
学位
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农业类上市公司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相比于其它行业也更为困难,因此也受到了政府的重视,政府对农业上市公司给予了一系列的扶持补助政策,主要包括直接的财政拨款补贴和间接的税收优惠减免政策。从激励效果来说,财政补助从表面上来看会增加企业的
学位
壳聚糖(chitosan,CS)是甲壳素脱去乙酰基的天然碱性多糖,由于其具有无毒,生物相容且可降解,吸附性强,来源广等特点,现已经成为食品,医药,环境等领域研究热点。壳聚糖纳米粒子(CS NPs)具备纳米材料特有的纳米尺寸特点因而比CS具有更强的抑菌性。有研究发现CS NPs的抑菌性受其粒径的影响较大,且在同等条件下粒径越小,抑菌性越强。CS NPs的抑菌性主要归因于其高比表面积和电荷密度。然而,
学位
由于环境中和肠道内微生物的增殖,肌肉含水量高,水产品捕捞后如果不进行低温贮藏极易腐败。微冻贮藏和冻藏能使微生物的繁殖和水产品体内的生化反应受到抑制,延长水产品保质期。但贮藏于冰点以下会生成冰晶,冰晶会破坏水产品细胞结构,增加水产品汁液损失,降低水产品色、香、味,影响水产品品质。传统商业抗冻剂为4%蔗糖和4%山梨糖醇的混合物,蔗糖高甜高热,不仅可能会给水产品带来不需要的甜味,而且不适合糖尿病等特殊人
学位
牦牛腹泻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胃肠道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体温升高、黏膜糜烂脱落、体重减轻等。常见的能导致牦牛腹泻病毒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和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三种病原引起牦牛的临床症状相似,且易发生混合感染,一方面造成了我国牦牛养殖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