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加强六盘山地区野生药用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六盘山地区药用植物进行了详细的资源调查。分析了六盘山地区药用植物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及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多样性保护和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完成六盘山地区药用植物物利多样性编目。通过对现在及前人所采集的标本资料进行整理、鉴定和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果:
(1)六盘山地区现有野生药用维管植物资源95科332属586种(含种下类群),其中蕨类植物10科12属19种;裸子植物2科2属6种,被子植物83科318属561种。在这些植物中有6种为宁夏植物新记录种,并发现草地老鹳草1新变型。在生活型多样性组成中,多年生草本类药用植物占有明显的优势,其种类占该区药用植物总种数的59.38%。在药用部位多样性组成中,全草(株)类和根类的药用植物最多,分别占该区药用植物总数的41.64%和22.18%。
(2)六盘山地区85科药用种子植物中,含10种以上的大科有13科180属342种,占总种数的58.36%。按现代植物区系科的分布区类型,可将该区药用种子植物划分为9个类型,从组成区系的这些科的性质看,六盘山地区药用种子植物热带性科占有明显优势,占55.56%,温带分布型42.86%。说明该区温带性分布科与热带性分布科之间的广泛联系,并表明该区是由热带分布型向温带分布型过度的中间阶段类型。
(3)六盘山地区332属药用植物属内种的组成中,含1种的单种属居多,占本区总属数的65.06%,总种数的36.86%;其次是含2~4种的寡种属,分别占本区总属数和总种数的29.22%和41.13%;含5种以上的属仅有19属,占总属数的5.72%和总种数的22.01%。
(4)根据吴征镒对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的划分观点,该区320属药用种子植物可划分为14个分布区类型。其中,温带分布型共有220属,占总属数的77.72%,居该区14个分布区类型中的首位;其次是热带分布型属,共有26属,占总属数的9.20%,中国特有分布仅有7属,占总属数的2.47%。该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的热带性质属与温带性质属的R/T比值为0.118,表明该区药用植物区系体现了显著的温带性质。六盘山地区药用植物区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药用植物种类相对丰富,特色药材资源突出;单种属和寡种属植物居多,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温带性质显著,区系的古老性与年轻性并存,特有性程度的偏低性。
(5)六盘山地区共分布国家级珍稀濒危药用植物22种,隶属14科,17属。此外该区还有约30种的药材处于濒危状态,造成这些物种濒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毁林开荒、倒山种地、滥采乱挖、生境破坏和过度采挖。因此,对于濒危药材的保护应坚持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建立野生药材种质资源库,并因地制宜地选择保护措施,开展野生变家种和引种驯化,深入开展珍稀濒危药材的科学研究。
(6)六盘山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种质资源优势明显,开发利用历史悠久,但由于该区药材储量有限,植物区系组成脆弱,近年来受经济利益驱动,当地人民过度采挖,致使六盘山地区药用植物资源不断减少,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加强对该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基础上,必须采取围栏封育、人工布置、建立自然修复区等积极有效保护措施进行野生药材资源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