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水热响应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芒隐子草(Cleistogenes songorica)、多裂骆驼蓬(Peganum multisectum)和雾滨藜(Bassia dasyphylla)是我国西北荒漠草原的重要植物种,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和保育具重要作用。本试验对采收自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干旱荒漠草原的无芒隐子草、多裂骆驼蓬和雾滨藜种子萌发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主要包括在水分充足条件下萌发对温度的响应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萌发对水分的响应模型的比较,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在设定的温度5~50℃,无芒隐子草、多裂骆驼蓬和雾滨藜累计萌发率与温度呈极显著的二项式曲线相关(p<0.01);萌发速率在萌发最低临界温度至最适温度间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在萌发最适温度与最高临界温度间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2.在设定水势0~-2.1Mpa之间,无芒隐子草、多裂骆驼蓬和雾滨藜累计萌发率与水分呈极显著正相关,多裂骆驼蓬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累计萌发率未达50%,无芒隐子草和雾滨藜的萌发速率与水分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3.无芒隐子草、多裂骆驼蓬和雾滨藜的萌发最适温度分别为23、34和21℃,萌发最低临界温分别为6、21和3℃,萌发最高临界温度分别为43、48和42℃。萌发对温度三基点的需求由高至低顺序都表现为:多裂骆驼蓬>无芒隐子草>雾滨藜。 4.在15~30℃范围内,反映种子萌发速度的水分.时间值(θ<,H>)的变化程度与温度相关,例如,在15℃条件下,无芒隐子草和雾滨藜的θ<,H>分别为8.16和4.32Mpa.d;在30℃时,为3.4和3.92 Mpa.d。 5.在0~-1.5Mpa之间,反映种子萌发速度的温度.时间值(θ<,T>)都表现为雾滨藜小于无芒隐子草。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敖汉细毛羊主要性状的非遗传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动物模型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和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MTDFREML)对不同模型进行比较研究,估计了12个主要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