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4年起,国家实行研究生全面收费政策,硕士研究生受教育成本直线上升,作为硕士研究生重要群体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资助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地方高校相对于教育部直属高校,研究生资助制度建立较晚,缺少统一的资助规定,导致其资助工作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加大对地方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资助问题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为了解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资助现状,运用双因素理论对资助理念的效率与公平进行分析;结合马太效应对研究生资助与教育资源公平进行探讨;利用外部性理论分析各学科门类的个人未来可预见收益进行讨论,探寻全日制研究生资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比较分析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自编《地方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资助现状调查》量表以及访谈提纲,在重庆三所地方高校中,筛选了501名研究生作为调查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着手从资助理念、资助类型、资助标准和资助主体四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资助存在资助理念不够清晰,忽视创新;资助项目设置不够合理,评价方式不够客观;忽视专业属性的资助需求,贫困生认定标准严苛;学校资助主体责任缺失,地方和社会资金资助较少等问题。探析出其主要原因在于资助导向性不强,缺乏创新考察;三助岗位设置失衡,国家级资助评价过程不规范;学习成本投入不一,贫困生认定条件复杂;学校隐私保护工作不到位,地方政府投入资金较少。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一是转变资助理念,提升公平与效率。注意突出资助的导向性,激励与公平并行;根据培养目标构建立体化资助体系。二是完善发展资助类型多元化,加强资助监督管理工作。诸如设立“三助”专项经费、建立“三助”管理部门和建立国家级资助项目管理与监督机构。三是制定差异化资助标准,建立国家贫困认定标准。创新资助分配机制,并优化贫困生认定流程。四是促进资助主体多元化,扩大资助经费来源渠道。诸如调整资助比例以加强人文关怀,设立教育基金会来拓宽资金的来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