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伦理观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uian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结合维特根斯坦的前期著作(《1914—1916年笔记》、《关于伦理学的演讲》等)以及相关的二手资料对其《逻辑哲学论》中的伦理学思想进行精心梳理。力图在有关《逻辑哲学论》性质的争论的基础上继续做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从而指出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真正本质。文章主要解决了《逻辑哲学论》本体论转向问题(《逻辑哲学论》的本体论是“什么能够被言说”)以及《逻辑哲学论》中“可说的”与“不可说的”关系问题(“可说的”事实世界是达致“不可说的”伦理学的阶梯)。这两个问题是研究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伦理学思想的关键。本文主要内容包括:《逻辑哲学论》的本体论、“不可说”的伦理学、未竟的伦理学思想等三部分。研究表明,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伦理学思想大致有以下内容:伦理学是《逻辑哲学论》的主旨;伦理学的对象是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伦理学的主体是形而上学主体等。通过分析我发现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伦理学思想是借助“可说的”事实世界这一阶梯完成的,扔掉了梯子,其伦理学思想也就成了无根之浮萍而无法实现。
其他文献
如何提高监狱服刑人员矫正成效,减少服刑人员出狱后的再犯率始终是关乎社会和谐的重要问题,也是监狱和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和探索的问题。而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于两汉
尼采的政治哲学一直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领域,人们普遍的把尼采当作一位道德哲学家,而对其政治哲学则嗤之以鼻敷衍了事,要么认为他是一种个人主义者;要么认为他是一种危险的极
首先,本文介绍了弗兰西斯·福山的《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基本理论内容。其次,介绍了福山对中国社会信任度状况的总体看法,他认为中国是一个低信任的社会,血缘
本论文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神”(человекобог)与“神人”(богочеловек)两个观念,这两个观念反映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俄国十九世纪宗教与道德危机下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国越来越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本文将结合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实例,进一步阐述如何在中职教育中弘扬工匠精神,更好地发展中职会计教育。 With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