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三十年来,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在外语教学领域颇具影响。自其产生之日,许多语言学家及语言研究者就孜孜以求,收获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成果。根据语言学家Brown(1994:84)的定义,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指一种教学方法,它将任务作为语言教学的中心内容,将协力过程视之为一整套的交际任务,而这交际任务是与课程目标直接相关的。这种方法的焦点是:使学习者能够在各种情形之下能有效而自如地交际;它要求学习者为了完成任务而参与互动。它宣称,学习者集中注意力于完成任务的过程时,被Skehan称之为“潜在的语言系统”将会得到发展。任务型语言教学特别重视“做中学”和“用语言做事”,它避免了语言学习为形式而形式,同时其任务真实性原则又强调了任务与现实生活中的交际任务紧密相关,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近年来,人们就任务型语言教学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其功效往往随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结合英语听力的特点,尝试将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践,并分析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感所带来的影响。本次研究实验的对象是国防科技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2007级的两个英语学习班,其中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控制组,实验时间为2007年秋季学期,为期一个学期。本实验选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为授课教材,本人担任两个班的英语听力教学,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教案,实验组采用任务型语言模式教学,控制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听力教学。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组织了一次考试,作为前测试与后测试,实验后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学习兴趣与态度的变化。本次实验的自变量是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因变量包括听力成绩,兴趣态度的变化以及任务型语言教学所带来的其它效果。本次实验主要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任务型语言教学应用于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是否具有可行性?2.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否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3.任务型语言教学能否改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如果能,那么是如何改变的?4.任务型语言教学还给学生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论文借助SPSS软件对实验原始数据进行了定量研究,并结合调查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的结果进行了定性研究,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发现了有关任务型教学方法应用于英语听力教学而产生的一些重要结论,研究结果显示:1.任务型语言教学应用于英语听力课具有可行性,但其组织实施复杂费时;2.任务型语言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成绩;3.任务型语言教学能显著改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4.任务型语言教学对学生的口语和交流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并能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针对上述结论,论文提出了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一些建议,阐明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外语教学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在理论上验证了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践中的效果,并为外语教学方法提供了实证。在实践上,既为语言教师介绍了新的外语教学方法,同时又为军校学员提供了新的外语学习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相应的任务,以期达到更好的外语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