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方言词缀研究

来源 :青海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ie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同方言在方言分区上属于晋语中的大包片,包括大同市所管辖的各区以及大同、左云、怀仁、右玉、山阴、阳高、天镇等七个县。本论文以山西大同方言词缀作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大量语料进行分类、归纳、分析、总结,综合运用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对山西大同方言词缀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并尝试揭示其在口语交际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特征和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力求系统地展现大同方言词缀的基本面貌。本文总共有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大同市的地理概况、历史沿革、人文特色等概况、大同方言的音系系统以及词缀的研究综述,并提出本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难点、语料来源、体例说明。  第二部分:大同方言词缀的分类。根据大同方言词缀的使用情况,主要从标示功能、构词作用、构词能力、虚化程度四个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第三、四部分:前缀、后缀。这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主要选取了大同方言中的几个有特色的前缀“圪”、“忽”、“日”,后缀“鬼”、“货”、“猴”、“儿”、“达”、“将”,对其进行逐一深入地分析:一方面,从历时层面对各个词缀的源与流进行考察,探究它们的演变过程;另一方面,从共时层面对每个词缀的构词形式、语义特征、语法功能、语用环境、文化特征进行分析和描写。在描写的过程中,注重方言与普通话、方言与方言之间的横向比较,以凸显山西大同方言词缀的特点。  第五部分:结语。概括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存在的不足。
其他文献
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名词术语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蒙古语新词术语‘公报’》
对于农村幼教事业来说,幼儿教师的整体队伍是使其兴旺发达的关键。目前,农村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提高
期刊
库切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鲜有重复自己之处,但经由寓言化书写的梳理,我们可以把库切的作品串联起来。寓言化书写不是库切肇始的,库切的寓言也不是最有特色的。但是当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