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文中短篇小说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满族作家李惠文是20世纪中后期辽西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农村小说的创作,生动地记录了当代辽西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变化,作品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李惠文的创作取向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农村,二是干预生活。农民出身,长期的农村生活经历,使李惠文对农民和农村具有深厚的感情。这既构成了他农村小说创作的自觉,也构成了其得天独厚的创作优势。对农村生活的敏感,使他能够充分发挥这种优势,获取有价值的创作素材。李惠文选择农村小说还与当时文学界对农村题材的强调有关,是对“写中心”的呼应。但李惠文对现实的配合更多的表现为“暴露”,他执著地揭示矛盾冲突,创作了许多“问题小说”,体现出积极干预现实生活的创作倾向。李惠文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文革”前和“文革”后。“文革”前的小说主题思想都比较务实,常常围绕农村工作的具体问题来表现“先进”和“落后”的“内部矛盾”,追求作品的宣传功能和教育效果。李惠文在表达这些主题时,有意通过辽西乡村日常生活来展开,农村的人情风俗、伦理关系、自然风光等因素被纳入到作品中,增强了小说的生活实感。“文革”后的小说从主题上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诉说“文革”创痛、继续揭示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关注农民的道德情感。其作品的生活空间逐渐变得宽广,并且对社会转型期农民道德观、价值观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其作品的思想厚度。大众化和乡土化是李惠文所追求的艺术风格。他的中短篇小说无论是在布局谋篇、人物塑造还是语言使用上,都尊重了农民的审美口味。讲故事首尾圆合、秩序井然,巧妙利用线索,从纵向来展开主要情节,从横向上穿插具有“点缀性”的故事,积极拓展生活的容量。人物塑造上采用中国传统小说的白描手法,依托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描写和细节描写来活化人物,同时巧妙利用对比设计,对思想性格迥异的人物、性格存在交叉点的人物都进行了细致的比较,使人物鲜活立体。在语言使用上,李惠文吸纳了大量的辽西民间语言,乡土味儿扑面而来,地域文化气息浓郁,辽西民俗的许多方面都通过他使用的民间熟语折射出来。由于受到民间文学艺术的熏陶,李惠文努力追求语言的简洁精练,无论是刻画人物还是描写景物,都能做到生动传神。
其他文献
视觉传达设计是为传播特定事物通过考试形式的主动行为。视觉传达设计大多依赖视觉,并且平面设计插画色彩及电子设备等。视觉传达设计主要是通过视觉传达信息的设计,其主要功
2007年1月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组建成立,是郑州市仅有的国有上市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包括污水处理和集中供热两方面。公司成立七年来先后在河南省区域内成立了七家污水处
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为主跨1688m的不对称双塔钢箱梁悬索桥,全桥共4套主索鞍总成,主索鞍鞍体为铸焊结构,由2个半鞍体通过高强度螺栓锁合而成,半鞍体重达125t,安装在256.4m高的
当前,幕墙以其亮丽、表现个性和高档的形象在城市建筑中广泛使用,但与此同时也难免引发不少问题,如玻璃破裂、漏水等工程质量问题,而设计方案是整个工程的一个重点,它直接影
在集成、分散两类单渠道供应链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四类双渠道供应链结构。考虑实体渠道与网络渠道的初始需求量,定义了顾客渠道偏好相对率的概念。研究了制造商和实体零售商
本文以翻译研究学派代表人物AndréLefevere的翻译改写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意识形态和诗学对《战争风云》翻译过程操控。翻译改写理论提出,翻译是改写文本的一种形式,是创造
<正>在中国电影史上,以电影叙事的空间地域来看,城市电影是与乡村电影相提并论的两大电影类型之一。与乡村相比,在中国电影中,城市是一个最早出现、意蕴丰富的空间范畴。自标
在现代化的教学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学需求,学生不能得到全面性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逐步开始重视教学反思的运用。教学反思在教学中不仅有
唐、五代、宋是我国封建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建筑发展的高潮时期,更是佛教建筑大量兴建的黄金时期,无论从规模上、技术上、用材尺度、力与艺术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大发展,三
据国际咖啡组织(ICO)称,尽管世界咖啡主要生产国如巴西、印度尼西亚和印度产量预计减少,2013/2014年度国际咖啡产量预计略微增加到1.46亿袋(每袋60kg)。2012/2013年度世界咖啡产量保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