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齐逸士顾欢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keu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顾欢是南朝著名隐士,跨宋齐两朝,著作丰富。本文通过分析顾欢存世著作研究其思想,并以此反映南朝社会发展状况。第一章论述顾欢生平和身份。顾欢是兼综儒道、精通玄理的隐士,交往之人也多崇道。本文考证,顾欢生于420-427年间,卒于483-490年间。正史关于顾欢记载较少,与撰史者沈约、萧子显的政治献媚不无关联。顾欢所作《三名论》,弥补了钟会《四本论》的缺陷,创新了才性论题的辩论形式。分析顾欢临终赋诗,他的隐逸之志及文学风格或受陶渊明影响,契合渊明之“新自然说”,是对南朝士人自然与名教并重的反映。第二章阐释《夷夏论》创作背景、主要思想及性质。《夷夏论》的核心思想是卫儒排佛,排佛是手段,卫护儒道才是实质。顾欢反佛,以儒家伦理为阵地,以道教的宗教形态为辅助。他承认佛教义理优势,反对佛教教规教俗,反映了时人对文化冲突的思考,也折射出南朝社会多种思想文化融合的特色。影响顾欢写作《夷夏论》的,除三教论衡的时代背景,还包括葛洪《抱朴子内篇》、社会清谈风尚、刘宋白黑之争等诸多因素。《夷夏论》之争实质是一场文化论辩。南朝反佛护佛之辩的性质非中外文化对峙,而是中国文化内部的分歧。第三章解析顾欢注解《老子》的思想。今存《老子》顾注非顾欢《治纲》文,可能为顾欢《老子义疏》文。《道德真经注疏》、李霖《道德真经取善集》和敦煌残本中的顾注都是研究顾欢解老的重要材料,这三种顾注体现的思想呈高度一致,互有连通。顾欢解老遵循《老子》本旨,但冲破了哲学局限,与社会实际结合,最重要的就是将儒家伦理与道家哲学融汇,诠释《老子》哲学的现实性,富有实践意义。他的解老思想还受佛道两教影响,对佛、道理论皆有运用,但影响并不深,仅是零星体现。一言以蔽,顾欢依儒论道、以道辅儒,把老庄哲学注入社会教化。第四章探究顾欢所撰《真迹经》的相关问题,并作辑佚与辨疑。顾欢在世时《真迹经》即已成书,辑佚发现,其佚文几乎没有超出今本《无上秘要》引文,据此推测《真迹经》在唐以前就已亡佚。经考辨,《道迹灵仙记》《上清源统经目注序》皆非顾欢《真迹经》文,《道迹灵仙记》晚于《真诰》且可能取自《真诘》。本文考证,今存《道迹经》非顾欢《真迹》文,其出世早于《真迹》,亦属早期上清经,当为晋宋之际道教造经热潮的产物。《真迹》是对早期上清经的整理和创新,《真诰》与《真迹》是部分继承、大量改造的关系,这反映出陶弘景与顾欢的道教思想分歧,揭示了早期上清派造经理念矛盾重重的现实。顾欢道教思想可能受葛洪影响,他的造经风格,以及他和陶弘景的访经行动可能受到《抱朴子内篇》启发。顾欢虽为隐士,却非消极避世者,无论从其给齐高帝的上表,还是他的存世著作,都能看到其思想受南朝社会现实影响的痕迹。顾欢的著作体现了南朝儒释道交融的思想特色,是三教合流的预兆。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然推动农业市场化的进程。供销社作为农户走向市场的载体,必须深化改革,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合作制入手,努力构建农村社会化综
介绍了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从获得企业所需的能力水平和增加员工的投入程度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企业人力资源的策略.
安全是各项工作的薄弱环节,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尤显重要。因此,我们需要研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工作水平,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促进企业的发展。
本文针对张天渠油田套漏井封上注下注水管柱使用效果差的问题,从管柱结构、作业施工、日常管理方面入手,对影响卡封管柱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Y211—114封隔器承受下压的
就M-B微机控制方式的曳引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常见的运行故障,门区故障、门系统故障、操作系统及显示系统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简单易行的排除方法.
目的: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加上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良生活习惯、不同经济及文化、压力等因素,肥胖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肥胖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肥胖不仅可导致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还可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性疾病。然而目前中国居民对肥胖认识不足,并不以为然。因此,本研究对正常、超重、肥胖人群的饮食行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人群进食特征、认知水
1要恰当用药药物治疗只对细菌性疾病有效,而对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些疾病,则作用很小或根本不起作用.然而,在一些鸡场,无论是病毒还是细菌引起的疾病,都用大量药物治疗,给养殖
主要针对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划分上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
从历史和当代角度论述漆艺以及各种形式进入环境艺术中所起的装饰与文化作用。
本文介绍了机械制造企业轴类的快速自动检测问题,并从测量的优缺点和适用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机械制造企业轴类产品的快速、自动测量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