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和环境危机日益加剧,人类一直调整着经济发展模式。本世纪初,提出了“低碳经济”模式,意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等措施,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补偿设计”的道路。近年来,绿色建筑的研究向系统化深入发展,通过将生态学原理植入建筑体系,考察各个系统的生态性,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建筑整体的绿色性能;因而植物对于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性逐渐体现,被建筑师所广泛关注,理查德·罗杰斯构想了理想复合绿化模式、艾米利奥·安巴兹提出了其“覆盖”理论,证明了在城市环境中植物与绿色建筑的整合设计趋势。
论文立足于城市生态环境,旨在探讨植物系统与绿色建筑的整合设计,试图通过引入生态学中“生境”的相关研究方法,分析和提取影响建筑中植物生长因素的生态因素,进而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精确高效的技术手段,促进两者的整合。笔者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绿色建筑的相关文献,在了解绿色建筑历史与发展的基础上,梳理了当下绿色建筑与植物系统设计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以类型分析、案例研究、实地调研和学科交叉为主要手段,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进行研究。
论文首先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阐述了植物与绿色建筑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植物系统与绿色建筑走整合设计的趋势。
其次,系统地分析了绿色建筑体系,绿色建筑是一个由多系统组成的设计体系,植物系统在其中扮演基础系统的角色,得出植物系统与绿色建筑之间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
同时,归纳了植物与建筑的共构效应,并通过实地调研和系统分类,总结出建筑与植物的共构类型,即维护系统、内部系统和场地系统。共构类型的提出,建构了植物与建筑整合设计的界面体系。
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生态学中“生境”的研究方法,归纳了影响建筑生境的五大因子,并结合部分界面上的条件差异,分析得出常见界面的生境特殊性。
随后,针对各界面上生境特殊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和利用各界面“生境营造”的工程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