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价值,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自然资源和生存环境,但人类不合理的利用造成了湿地面积锐减,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和威胁。因此,及时、准确地掌握湿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现状及其变化,对湿地的合理开发、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福州市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技术手段,对1989年、1996年和2001年3个年份的不同数据源的福州湿地资源进行监测,利用动态度和马尔科夫模型进行湿地动态变化分析,并探求其中的驱动机制;分别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密切值法对湿地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历史变化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和评价结果,提出了湿地生态保护和综合防治措施,以实现区域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湿地遥感动态监测 结合权威的湿地分类方案和湿地影像判读的特点,建立了福州湿地分类体系;根据地物的光谱特征,构建了湿地信息提取的分层分类模式。提取结果表明分层分类提高了湿地信息提取的精度。 2) 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利用动态度和马尔科夫模型对湿地资源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989至2001年间,福州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其中动态度最大、转化率最为明显的湿地类型是水田。说明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进展,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预力度越来越强。 3) 水环境质量评价与历史变化分析。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密切值法分别对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历史变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内河随着近年来冲污使污染有所减轻,但未得到根本改善,内河污染依然严重,主要表现为有机物污染;闽江水质状况良好,近年来水质基本上没有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