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开展,传统村落开始凭借自身资源优势,依托旅游产业发展经济。然而,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传统村落在经济提高的同时,由于对资源特色的研究较浅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外来的旅游建设对传统村落内生的文化遗产资源产生了剧烈冲击,形成了资源的新旧“二元依存拼贴”,导致传统村落“物”的层面——肌理和风貌的断层,这使得传统村落发展受到了阻碍。另一方面,由于旅游公司和游客成为了新的社区核心利益相关者,他们在社区场所利益分配中与政府、居民这两种利益主体产生了博弈关系,这种对立问题造成了人群的“多元共生拼贴”状态,这又从“人”的角度加重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的杨柳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旅游产业开始兴起,进行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旅游开发使杨柳村具有了“拼贴”属性,即产生了外来资源与原有资源的对立矛盾,以及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博弈关系两种复杂状态。本文以杨柳村为例,结合“拼贴”理论和实地调研案例分析,进一步分析了旅游产业对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以及旅游开发产生“拼贴”矛盾的内在原因,并以此为切入点,揭示了外来资源与内生资源的互动规律,增加了我们对传统村落发展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认识。同时,本文通过分析杨柳村旅游产业现状,和旅游介入下杨柳村的不同“拼贴”状态,研究了“拼贴”现状对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平面秩序和尺度秩序)、意态空间(礼治文化和地缘血缘)和旅游利益核心相关者(原生功能和外来功能)三方面的不同影响,并总结了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综上,本文以渐进式、小尺度的设计手法,利用“拼贴”的设计手段,通过维护肌理连续和风貌统一的物态空间序列,修复了历史延续和文化认同的意态空间权益,复位了居民原生和利益适应的多元功能需求,以此满足同时间片段如何在传统村落中整体性发展与共存,和保护新陈代谢中传统村落的需求。最终实现杨柳村的空间、文化和功能三者协调发展,缓解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和文脉保护两者的冲突,使传统村落实现保护性更新发展,并对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