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效率极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截止到2015年底,城镇化率达到了56.1%,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其中地级区划数达到了333个,地级城市数量达到288个,县级区划数超过2854个,用短短3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英国100多年来的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是英国的十倍。近几年,受先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和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复杂背景下,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干部考察不以GDP论英雄”的政见,GDP已经不再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唯一指标,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中也指出:“亚洲经济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源的投入,而非效率的提升”。因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关注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提高城市效率上来,进而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健康增长。  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对国内外的研究做了简单的综述。然后对城市效率内涵、城镇化和城市效率的发展现状和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城市效率存在地区差异性,再介绍了DEA方法和空间计量的相关理论知识。第三部分是选取了合适的投入产出指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我国地级城市的城市效率,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效率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建立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我国城市效率的主要因素,且对实证结果做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通过研究结果总结了部分实用条例,供政策决策者参考。  选取2010年中国281个地级城市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计算了每个城市的投入产出效率,发现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全要素生产效率并不高;城市效率的平均值随着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反而降低;城市效率平均值随着城市人口增多也降低;城市效率随着城市行政层级的降低而降低;东中西经济地带的城市效率是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在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发现,201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支出、对外交流对城市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城市化水平、资本积累、人力资源、产业结构的弹性系数为负,在研究中还发现,与普通OLS回归模型相比,空间计量模型更适合分析区域经济问题。
其他文献
实际有效汇率是分析汇率绩效如进出口贸易、FDI、经济增长、外汇储备等的主要工具,是影响贸易的正确的价格指标,但迄今为止对符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形成机制的研究甚少,目前对
本文是以中国重大区域产业调整和布局——“西电东送”为典型实证的中国东西部区域利益失衡和深度失衡的首次系统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国内相关研
随着全球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从生产系统中退出,依靠国家社会保障而生活的老年人也正在逐年增加,为此,世界各国开始加大对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力
作为朝阳行业的文化产业,已成为各国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富有潜力的新增长点,吸引了全世界经济发展者的目光。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中国,文化产业也以明显快于其他产业的速度发展壮大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载体’。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