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很少有其他行业能像汽车行业一样,在短短数年之间,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汽车销量从2000年突破200万辆到2005年达到575万辆,年净增量几乎达100万辆,预计2006年有望突破700万辆,从而成为跃居世界第二汽车消费大国。
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世界跨国汽车巨头参与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特别是近4年来,几乎每年有上百种新车上市,汽车价格接连跳水,汽车广告投放量大幅增加,新闻炒作接二连三不断,经销商相互杀价割腕,消费者持币待购心理加重等等众多因素,造就了汽车市场竞争的愈加混乱,消费者迅速成熟和理性,经销商生存状况急剧恶化,新闻媒体越来越难以对付,传统营销策略效果越来越差。汽车市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汽车市场营销已经进入新阶段,依靠原先一两招有创意的策划和新概念炒作已经越来越难以打动消费者,中国汽车营销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必须转型到要真正确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战略上来。
近年来,作为最早进入中国车市的跨国汽车巨头之一的德国大众,由于对中国变幻莫测的车市估计不足,导致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从2001年的51.8﹪下降到2005年的18﹪。为此,从2005年开始,大众启动了全新重组方案——“奥林匹克计划”。2006年,一汽-大众启动了战略重组和营销变革,本文拟对其新营销战略的形成及实施等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分析。首先,分别介绍了国内外汽车市场的概况与发展趋势。其次,对一汽-大众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描述,并运用价值链等工具对其内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以及在资源与能力等方面具备的优劣势。再次,运用SWOT矩阵等战略管理理论,对一汽-大众的企业使命,为适应市场需要而形成的大众品牌新营销战略起点、方向、实施方式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大众品牌营销战略进行了选择制定。最后,本文对大众品牌的营销战略实施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进行了阶段性评估与前景展望。本文旨在为中国民族品牌乘用车企业以及其他汽车合资企业就如何制定,实施,完善其营销战略等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