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集市贸易研究——以晋绥抗日根据地为例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市是人民进行定期交易的场所,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固定下来的。同时集市也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经济文化载体,反映人民文化生活和状态,尤其是在特定条件下集市所发挥的作用更不容忽视。文章将以晋绥抗日根据地为主要研究区域,以《晋绥日报》为主要史料来源,结合其他学者观点对抗战集市贸易的特点和作用展开分析。  引言从抗战时期根据地集市贸易的重要性为切入点,简要叙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创新之处及有关集市贸易研究的相关成果,为整个论文的深入阐述做了铺垫。  第一章是晋绥抗日根据地集市情况简介部分。着力于将晋绥抗日根据地的集市发展概况和脉络阐述清楚,目的在于为文章第二、第三部分对抗战集市特点、作用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第二、三、四章是晋绥抗日根据地集市的发展状况与特点部分。近现代时期,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根据地集市呈现出很多新的特点,文章从社会史角度出发,借鉴社会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以及比较研究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并进一步进行了田野调查,搜集了各种口述史及相关的文献资料、档案资料,着力分析出抗战时期晋绥抗日根据地集市贸易的概况和呈现出的特点,分三章对晋绥抗日根据地集市贸易所表现出的特点做了分析:第二章战时与非战时相比较:2.1出现武装保护与集市乱抓捕不同现象;2.2集期不定,随机性强(集前临时发出通知较多);2.3群众用破路所获铁轨换走耕牛、农具以及生活必需品;2.4战争使传统大集市的贸易遭到严重破坏,也导致庙会受到很大冲击;2.5战争孕育了新的集市,交易物资以土特产品为主;第三章晋绥抗日根据地与非根据地(沦陷区、敌占区)相比较:3.1集会上伴有新旧剧演出以提高交易氛围,丰富人民娱乐生活;3.2边区政府及相关负责人对集市贸易十分重视;3.3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组织利用牲口牙子或二流子;3.4伪币的逐渐萧条与农币威信的巩固;第四章晋绥抗日根据地集市与其他地区比较:4.1侧重于农具方面的交易,重视春耕与生产;4.2交易额空前;4.3积极开展游击区贸易交流,设有流动合作社进行流动交易,且成效显著。  第五章是晋绥抗日根据地集市贸易的作用部分。本章以其他学者对集市贸易作用研究的观点开始论述,在阐明观点的同时引入报纸资料为文章提供有利地史料保证。简单说来,抗战时期根据地集市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稳定边区经济,活跃市场;调剂余缺,发展生产;支持抗战,巩固后方等重要作用。  结语部分则主要结合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总述了根据地集市贸易的特点与作用,从而对现当代集市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协议指标是衡量协议性能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实际评测中,还没有统一的协议指标计算方法.针对该问题,提出了移动自组织网络(MANET)协议评测系统中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选取典型的
期刊
摘 要:油气集输系统是整个油田原油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油气集输系统的效率对油田的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油气集输系统还存在能耗较高的问题,增加了油气集输运行的成本,降低了油气集输系统的运行效率。本文主要对油气集输系统的节能措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从而降低油气集输系统的能耗,提高油气集输系统的效率。  关键词:油气;集输系统;节能措施  油气集输系统的运行会消耗大量的能量,通过油气集输系统相关节能
该文将文献信息业置于信息产业乃至整个产业体系的宏观背景下考察,在力求较为准确地把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从技术层面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渗透所引起的产业结
该文在对移民做概括性介绍的前提下,着重论述北魏政府对移民的处置措施,并对其客观效果做出评价.
洋务运动时期 ,大批西方人员络绎东来 ,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 ,但“其影响在教育方面为最”。他们或对传统教育提出了批评 ,或对新式教育提出了建议 ,或直接参与新式教育
该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华人企业的家族文化现象进行了探讨,试图通过分析这种文化现象的来源、其核心的价值观念,以及其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利与弊,通过借鉴
针对高速公路安全预警需求,设计了一种VANET协作安全预警路由协议.该协议采用方向性广播转发路由技术,从后方车辆中选择传输时延最小的节点作为转播节点.协议在保证危险区域
该文从化学、传播学等有关学科的角度,对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析,并将它内入文化的发展历史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的系统中加以考察,阐述了电视与文化的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该文主要从报刊出版、文学、戏剧、音乐、美术、教育这几个方面来概括抗战时期福建的文化,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福建抗战文化蓬勃发展的原因,总结福建抗战文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