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喻的人格诉求功能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西方修辞学中,提喻作为与隐喻、转喻、反语相提并论的转义主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显赫的地位。但现今提喻却备受冷落,或不被提及,或仅作为转喻的一个分支。“人格诉求”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三大说服方式之一,为西方修辞学中的核心概念;然而,与“逻辑诉求”“情感诉求”相比,鲜有从辞格的功能视角对其进行的专项探索。本研究将提喻与“人格诉求”相联系,旨在通过分析《孟子》中突出的“君子”提喻来探究该提喻是否以及怎样实现了亚氏人格诉求中的三个具体维度:“明智”“美德”“善意”。鉴于提喻定义和类别的模糊性与争议性,本文在仔细考察代表性研究后认为提喻是一种替代,涉及一个包罗性较广的范畴和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窄范畴,这两个范畴具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主要体现为三大种类:整体和部分的互代、属和种(一般和个别)的互代以及抽象和具体的互代。“君子”一词广泛用于先秦典籍,据各相关研究,“仁、义、礼、智、勇、责任感、忧患意识以及自强不息”都可汇聚为“君子”概念的内涵。遵循质性研究中的目的性抽样原则,本文选出了《孟子》中的五个代表性语篇:《公孙丑》下、《滕文公》下、《离娄》下、《万章》上和《万章》下,对其中相关小节里的“君子”提喻作了详细的解读和分析。本研究发现:《孟子》代表性语篇中“君子”提喻有两种指代对象:一类人和一特定人物。前者包括仁爱君主、普通读书人、讲究实际的读书人、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读书人;后者又包括孟子、周文王、齐王、陈贾、子产、舜、孔子以及子思。所有这些“君子”替代都是属代种类提喻,即都是以精神内涵丰富的“君子”大范畴来代替某类人或某个人。研究还发现“君子”提喻实现了人格诉求中的所有三种具体维度/诉求。明智诉求通过“见识”“权威”“小心翼翼”“慎重”以及“自我认知”这些要素反映出来,美德诉求主要由“谦虚”“尊重”和“自尊”体现,而“考虑他人利益”则突显了言者的善意诉求。就上述实现三种具体人格诉求的下属要素来看,《孟子》中明智诉求最为突出;而以三种具体诉求在语料中的出现频率则较难判断。统计显示四个语篇的六个章节中“君子”提喻实现了八次明智诉求,三个语篇的六个章节中“君子”提喻实现了七次美德诉求,五个语篇的十个章节中“君子”提喻实现了十三次善意诉求;比较而言,在频率方面,《孟子》中“君子”提喻在实现人格诉求功能中最为显著的是善意诉求。提喻人格诉求功能的研究发现,有助于引发学界对这一重要转义辞格的关注,并进一步扩展提喻功能的研究范围。此外,这项探索还检验了“人格诉求”这一西方修辞学范畴在汉语典籍分析中的适用性,可为其他西方修辞学范畴引入中华经典的考察提供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冠心病渐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十年来X射线冠状动脉造影术一直都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但由于其仅反映管腔轮廓尺寸而并不是粥样斑块病变自身性质,因此在根据粥样斑块的形态和组织学特性,合理明确治疗方案上有较大的局限性。IVUS是无创性超声影像技术和有创性心导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与传统的X射线冠状动脉造影术相比,其不但可以准确测量管腔和粥样斑块的
在世界货物运输方式中,船舶运输一直占据重要位置。江海直达运输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由于长江航道为天然航道,航行于其中的船舶的长度及吃水都受限,在船舶大型化的市场需求下往往把江海直达船设计成具有长大开口的宽扁型船,这会降低船舶的总纵强度和扭转强度。所以研究宽扁肥大型江海直达船在弯扭组合载荷下的极限强度有助于提高其结构安全可靠性,还可为设计合理、可靠、轻量化船体结构提供技术支撑。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脚步的加快,西方文化元素与审美理念流向中国,受此影响,中国现代设计的西化程度与日俱增,这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中国传统图案的复兴与发展,导致现代设计中民族文化内涵表现的缺失。所以现阶段,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现代设计领域的高度关注,设计师们认识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核心理念,逐步开始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坚持民族化和本土化的基本原则,努力实现传统和现代设计艺术的统一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当
网络理政的目的是在政府行为与公众诉求之间达成必要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也是实现民主参与的本质要求。在网络理政的过程中,政府的主导性作用是其能够有效运行的关键。政府的主导型作用体现在网络理政的平台建构、制度安排、服务反馈、公民引导等各个方面,任何一环的缺失都会对于网络理政的有效性构成影响进而导致网络理政流于形式。因此,网络理政建构更加强调政府的主体性责任,发挥网络渠道的优势,通过与网民对话的方式了解民
恶意串通行为无效规范因为条文内涵、构成要件、适用范围上的模糊性,一直以来都遭受了不少的质疑与诟病,主张废除者不在少数。原先《民法通则》与《合同法》的规定因为条文内容确实过于简单,遭受疑诟无可厚非,然而,《民法总则》第154条对恶意串通行为规范作出了一定的补充与完善,但仍然存在不少疑难问题与学术争端。本文通过对恶意串通相关条文的分析,探讨理论界的观点分歧,结合我国的审判实务情况,对《民法总则》第15
群感效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根据密度大小进行的细胞内或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ell-cell communication),协调群体行为和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的行为方式。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s,AHL)作为群感效应系统的信号分子,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当环境中的AHLs的浓度达到一定阈值时,QS系统的相关基因的启动子才会被激
近年来,通过发展公共交通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己经成为共识,公交系统发展迅猛,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有了稳步提高,但是仍存在上升空间。公交站点及线路布局不合理,公交线路迂回大、换乘衔接不畅,居民出行距离长、换乘多等原因严重影响乘客的积极性。由于公交线路的生成存在诸多困难,公交网络设计问题的最优解很难求出。当网络规模越来越大时,求解难度变大,且无法保证求解效率。因此,需要有一些专门适用于公交线路设计的
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如何科学高效地进行应急调配决策是应急救援中的一大关键问题。其中人的行为因素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然而,行为是因人而异的,即具有异构性。本文针对行为的异构性,聚焦于决策者的学习行为,探讨其异构性对应急调配决策的影响。采用包含初始决策时间和学习率的学习效应函数来对学习行为进行量化。其中,初始决策时间主要是指应急响应决策的时间,即决策是否对灾区进行响应的时间。因此,本文先
充填开采是用充填材料对工作面后方的采空区进行充填的采矿方法,能够有效的控制地表下沉,提高煤炭采出率。本着节能高效的发展思路,采用掺入煤矸石和粉煤灰制备充填材料不仅能够节省充填成本,还能达到废弃物再利用的目的。由于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力学平衡被打破,岩层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裂隙,导致地下水流入,所以采空区往往不同程度的含有地下水,充填材料由于长时间充水处于饱和状态,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与正常状态下相比已有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使用图像来存储信息。面对海量的图像数据,如何在其中精准且快速的获取图像信息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技术虽然能针对性的解决这一需求,但检索效果不理想,再加上图像底层特征与高层理解之间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此设计兼具多特征融合与SVM分类的面料图像检索算法则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文中对图像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