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一维纳米材料制备、修饰、介电泳操控及气敏传感器构建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l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环境进行高效、实时监控的迫切需要对气体传感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选择性、长期工作稳定性以及响应-恢复速度、降低功耗和成本是新型气体传感器面临的主要挑战。因此,开发新型气敏材料、探索新的气敏机制和设计新的器件结构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首先就气敏材料而言,目前广泛应用的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但是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气体传感器多存在工作温度高、选择性差等问题,因此实用性强、高性能、低成本气体传感器的开发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材料科学的新技术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例如,针对气体传感器工作温度高、选择性差等缺点,可以通过对敏感材料进行贵金属表面修饰的方法加以改善。其次,就气敏元件的构建而言,新涌现的微纳米操控技术也可以大大降低微纳米结构器件构建对设备的要求和工艺难度,本课题采用介电泳技术操控一维纳米材料,将纳米材料跨界在电极两侧,构建成气体传感器。本课题采用化学水浴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棒,并对其气敏特性进行了研究。然而,由于单纯的氧化锌纳米棒在气体选择性、响应-恢复速度、灵敏度等方面,还难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因此对氧化锌纳米棒做进一步的修饰或复合处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另外,为了有效利用一维纳米材料在结构上的特殊优势,构建基于一维纳米材料有序定向排列的器件是必然方向。考虑降低设备要求和工艺难度,本课题采用了相对简单的介电泳操控技术构建了一维氧化锌有序排列的气体传感器用于材料气敏特性研究。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光化学沉积法,在氧化锌纳米棒表面进行银纳米颗粒修饰。实验中用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稳定剂,使贵金属Ag纳米颗粒分散地附着在氧化锌纳米棒表面,形成Ag/ZnO异质结。除此之外,本实验还对比了两种不同的电极材料,即镍酸镧氧化物导体电极和Ag-Pd贵金属电极。实验发现分别采用两种电极材料的气敏元件在气敏特性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廉价的镍酸镧氧化物导体电极可以替代贵金属电极。第二部分:用光化学沉积法在氧化锌纳米棒表面制备Cu O/ZnO异质结,并测试其气敏特性。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25μM、50μM和200μM)的硝酸铜的水溶液作为前驱液,紫外灯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得到CuO/ZnO异质结复合材料。并对样品进行气敏特性测试,结果发现样品对硫化氢最敏感,最佳工作温度为250℃。第三部分:制备MWCNT/Zn O异质结复合材料,并在室温下测试其气敏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在室温下对二氧化氮气体比较敏感。并探讨MWCNT/ZnO异质结复合材料获得最佳气敏特性时,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氧化锌纳米棒的比例。
其他文献
常言说:“字是读书人的衣”,学生从小练就一笔好字对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至关重要,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专心认真的学习习惯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随着人们对微观世界探索的不断深入,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大量微观粒子在实验上被发现,并且人类发展出来了几乎可以解释我们当今所观测到的一切微观现象的标准模型理论。然而
颗粒材料是由大量宏观颗粒组成的系统,例如砂子,粉尘,咖啡等。颗粒系统中的问题可以粗略地分为准静态问题(沙堆,静力的分布,压缩,断裂的传播等)和运动问题(所有流动,对流,分层,堆积模式,流
纠缠态在量子信息学中的诸多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实现对其控制和操作,成为量子信息学实践应用的关键,而纠缠态可用纠缠度来描述,最终可归结为对纠缠熵(von Neumann entropy)
中职学校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班级同学在学习、纪律、思想品德等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形成,班主任工作的方式方法讲究了,学生受教育时就会感到心情舒畅,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